李子珍(1921-1949)
李子珍,男,浙江省龙游县溪口镇溪口村人。曾就读于溪口中和小学、丽水“湘湖师范”。1944年考入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国文专修科,1947年底毕业。1946年暑假和龙游籍进步大学生发起组织“龙丘学会”,以“联络感情、砥砺学业、策进事业、服务桑梓”为宗旨,体现出爱祖国、爱家乡的深情,李子珍被选为理事。
1947年受聘于衢州师范学校任教,1948被推选为“龙丘学会”理事长。子珍生活简朴,乐于助人。教学中联系实际,善于启发学生想问题,以课堂为阵地,传播革命真理和进步思想,深得师生爱戴。子珍进衢师不久,由林维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衢州中心支部委员。1948年暑假,和张云舞、傅春龄等同志以“龙丘学会”和“龙游旅衢同乡会”名义,借龙师举办“暑期补习学校"籍捐导升学之名,对青年进行政治思想和时事教育,开办图书馆,传阅进步书籍,教唱革命歌曲,排演进步剧本进行革命宣传,筹措物资、枪枝弹药支援江山游击队的建立。
1949年3月,中共衢州中心支部正副书记江文焕、林维雁被捕,李子珍分析当时情况,以积极创办“龙丘中学”为名进行掩护。由于衢师校方接二连三电催他回校任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怀疑,仍赴衢师,任训育主任。同年3月16日晚,被国民党绥靖公署特务诱捕。在4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他同江文焕、林维雁、郑南轩、高寿华、王多祥等六同志被敌人秘密杀害。

衢州六烈士之一的李子珍同志,自幼好学,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锻炼了忧国优民的高尚情 操和强烈追求真理的革命意志。于一九四七年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祖国黎明前的黑夜里投身中国共产党,成为原 中国共产党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衢州中心支部的领导成员,为点燃衢州革命火光,照亮浙西解放的征程,以一腔热血洒 向黎明。李子珍既是一个革命者,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他追求真理,热爱地方教育事业,善于做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 工作。他把崇高的革命抱负和他所追求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龙丘学会”作为解放前龙游县大学生的组织,它的成 立、发展、直至后期成为党的外围组织,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但也明确地反映着李子珍同志短暂一生对革命事 业的追求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龙丘学会”最后所以能完成其革命性的转变,这是和李子珍为主的学会中革命核心 力量的推动分不开的,特别是和李子珍个人的影响和努力分不开的。
一九四六年四、五月间,原在国民党统治区各地大专院校求学的学生,均因复员迁校而相继回乡,他们聚首桑梓,乡情国事无所不谈,深以内战一触即发为忧,认为民主和平与建设乃国家民族的唯一出路。进而设想,龙游的大专学生, 如能成立一个组织,则更能显示力量。于是由饶敏卿,张基谟、曹梅魁等十六人发起筹组“龙丘学会”。
“龙丘学会”以“联络感情,砥砺学行,策进事业,服务桑梓”为宗旨。运用斗争策略取得了人民团体的合法身份,又规定经费来自会员捐献和学会所办事业的收入,不接受任何会外捐助,以保持学会的独立性。
在筹组“龙丘学会”的同时举办龙游暑期补习学校,招收当地初中和高中肆业和毕业生,学习当时初高中学校教学 科目,每人交少量学什费。学什费除办学开支外,“多余的移充“龙丘学会”经费。教员都是学会会员,不取报酬。该校 于一九四六年七月中旬开学至八月底结束,历时一个半月。这一措施,既解决了学会活动经费和场所,又获得了社会的好评,为学会的正式成立初步奠定了社会基础。“龙丘学会”于八月十五日正式成立,民主举产生了领导机构,李子珍被推选为理事,负责学术组。大会通过两个提案:一、出版《龙丘通讯》;二、向县参议会建议革新教育文化事业,包括请民教馆订回疏散图书,专科以上的学生困难补助经费列入县预算,将孔庙学田实行独立管理,合理分配用途,设置大专学校学生奖、助学基金等。李子珍同志不负众望,他以学术组长的身份,积极为两个提案的实现努力工作,为学会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学会成立前后,正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准备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之际,学会针对龙游县的国大代表竞选活动情 况,经理事会商议,用“龙丘学会”名义在《立言报》上发表《为普选告龙游同胞书》,批判随选行为,号召竞选者要 树立政治家风度,选民要不讲情面,不畏威胁,不为利诱,要把神圣的一票投给能真正代表民意之人。这个观点在当时 亦起了振聋发聩之作用。
一九四七年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时,会员已发展到七十余人,比初成立时的三十余人增加一倍多。
一九四八年“龙丘学会”队伍更加壮大,学会会员已达一百零三人。当时,李子珍已到衢州师范当语文教员,兼四年 级班主任,后提任训导主任,进一步以“龙丘学会”和衢州师范作为革命活动的阵地。他生活俭朴,风度潇洒,和蔼可亲,乐于助人。他很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启发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针对当时大部分学生因受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而产生苦闷消极的情绪,提出了“向生活、向社会、向太阳”的口号,引导学生面向现实、认识现实社会,改造现实社会。还经常选用鲁迅、臧克家的作品为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每日课余,他的房间里挤满了学生,师生一起探讨问题,寻求真理。因此,深受学生爱戴,学生们都爱称他为“大哥哥”。
子珍在衡师工作不久,就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衢州中心支部委员,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在学生中传播马 列主义,灌输革命思想。
一九四八年暑假,为了启发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李子珍会同张云舞、傅春龄、严啸虎等同志以“龙丘学会”和“龙游旅衡同乡会”的名义,在桥下龙游简师校内,开设暑期补习学校。李子珍任校长,除聘请一批学习优良,思想激进的学会会员任教外,还邀请中共地下党员林维雁、徐鉴泉等来龙任教,组织谭启铨、管伸匡、尹宝源等一批衢师进步学生参加补习学校的具体工作。补习学校以指导升学、补习功课为名,对青年进行政治思想和时事教育。校内开办了图书阅览室,借阅进步书刊,印发教唱《古怪歌》、《你是灯塔》、《山那边是好地方》等革命歌曲;还举办了一次文娱晚会,演出了《王大娘补缸》等富于革命现实意义的节目,在学生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使“龙丘学会”的活动明显地增强了政治色彩。
“龙丘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龙游桥下简师礼堂召开。大会选李子珍为理事长,张基漠为总务组长,余寿锦为 财务组长,饶敏卿为联络组长,张云舞为学术组长,傅春龄为服务组长,曹梅魁为业务组长。其中张云舞、傅春龄、饶 敏卿等也先后参加了地下党。不久,地下党龙游支部建立,共产党员逐步在学会中起了主导作用,党的领导逐步渗透到 会务活动中,使学会斗争目标更加明确,旗帜更加鲜明,“龙丘学会”实际上成为党的外围组织。
“龙丘学会”为指导会员,联络会员,报道乡情、宣传民众、由会员自筹资金创办了《龙丘通讯》。《龙丘通讯》 是学会宣传革命思想的一支号角,而李子珍就是这支革命号角的主要号手。《通讯》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月出版,到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止,前后共出版七期。均由李子珍、张云舞、劳小惠等同志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 的,先后在杭州哈同花园、国立艺专等寓所从事艰苦的编辑工作。子珍编刊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自始至终贯穿着“唤 起民众,变革社会”的革命思想,如在《龙丘通讯》第二期上用真名实姓发表的《写在二届大会前》一文中写道:“当 本会成立之初,会友情绪热烈,所寄期望远大……奈一年来内战不已,人民生活都被迫在饥饿线上,社会一切显得不景气,……所以很希望在二届大会必须确立一个崇高的远景,俾会友在秒无边际的行程中,确立起明显的路碑,为本会以 后努力的方向,如是本会前途自然无量。”
于是,针对当时白色恐怖的历史条件,于报导乡情和会员动态中隐嗨地揭示一些社会黑暗现象。开辟了揭露时的 “乡情鳞爪”“乡情剪影”及“乡情评话”等专栏、兼有犀刺短小的时政讽喻。字字玩珠,犹如在万籁俱寂的龙丘故土上响起了一声声号角,催人猛醒,促人前进!
“龙丘学会”是当年在大专院校求学的有志青年为群策群力建设家乡而组织起来的。那时候,他们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满怀激情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出贡献。无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全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龙丘学会”主办之《龙丘通讯》,亦随着形势的发展,认识到要“砥砺学行,服务桑梓”,必先正视现实,宣传形势,发动民众,组织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龙丘通讯》在李子珍的主编下,紧跟形势,战斗的旗帜一期比一期鲜明。许多青年学生在他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地下党的组织。他坚持真理,明辩是非,不怕晒性,敢于斗争,不顾一切,以大无畏的革命者的胆略,毅然发表了张云舞、傅春龄、傅明新等同志的文章;“龙丘通讯”第六期刊登了张云舞在三届大会的“献词”,该文中写着“历史已经翻开了祖国最沉重的一页,在这暴风最猛烈的时刻,在这澎湃洪水冲上来的时候,在这生与死、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强暴、光明与黑暗作着最后斗争的时侯,这个最严酸的时代在考验着所有的人们,考验着你走向暴力,还是走向人民!考验着你走向毁灭,还是走向永生!我们的手紧握了,我们的歌唱起来了,我们的心熔合在一起,我们的血在沸腾……。”“献词”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第七期又发表了以白署名的《认清现实——谈我们的出路》一文,文章提出了“我们的出路在那 里?”的问题。提出“现实教育了我们,傍望、困惑、恐煌、烦恼、消极…………,并不能解决这个最迫切的问题,”“在这时代的十字街头,是奔向光明,还是随逆浪而逐流?已经到了决择的时侯”。文章旗帜鲜明地号召:“能杀才能生,能爱才能增”。“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踏一步就算一步。张开智慧的眼睛,重新再来辩别:什么是恶?在辨明是非黑白之后,再也不要傍望了。是对的,就应热爱拥护,站到它一方去;是错的,彻底批判它,打击它。这是知识分子现阶段的任务,也就是我们的出路,一条光明广阔的大路。”吹响了最后冲刺的号角。
“龙丘学会”好比一只摇篮,李子珍就是摇篮的篮箍。龙游一批革命青年于漫漫的长夜中,就在这只摇篮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