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玺,男,1981年出生。博士,IAPR/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CCF杰出会员,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包括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Elsevier 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重点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第七届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聘专家,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 中国信息与电子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本人在国际权威期刊和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或录用文章200余篇等。这些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拥有多篇ESI高被引论文,担任FGIP 2021和ICCCV 2021的程序主席,担任国际模式识别领域顶级会议CVPR 2020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国际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ICCV 2019和ECCV 2020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国际多媒体研究领域顶级会议ACM Multimedia 2020和2021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国际神经信息处理会议ICONIP 2020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IJCAI 2021和2019的领域主席(SPC),国际模式识别会议ICPR 2020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担任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的Associate Editor(2019.1—), 多媒体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的Associate Editor(2021.8—), 图像视频处理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的Associate Editor(2019.1—), 认知类脑系统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的Associate Editor(2021.1—),神经计算领域知名国际刊物《Neurocomputing》和《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的Associate Editor,中国图形图像学报青年编委,国际模式识别大会ICPR 2018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中国模式识别大会PRCV 2019和PRCV2020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同时担任多个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面的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和程序委员。
获得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AIL奖),两项最佳国际会议论文奖(包括ACCV 2010和DICTA 2012),一项最佳学生论文奖(ACML 2017),2019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最佳封面文章,2020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年度优秀论文,以及一项ICIP 2015 Top 10%论文奖。另外,获得华为2022年度华为火花价值奖,华为2021年度优秀技术合作成果奖,2021年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2022年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 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中国北京市自然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一项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2023年腾讯鹅厂好专利奖。

受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9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
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取得学士学位。
研究工作经历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电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

https://person.zju.edu.cn/xi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