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农(1921— )
李育农,果树学家,苹果属种质资源专家。长期从事果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考察、收集,创建了苹果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圃,保存了世界苹果属植物主要种类的全部材料;在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多型性、种质特性以及分类和分布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副主编出版了《中国果树志·苹果卷》等多部专著,参编出版了《果树研究法》、《苹果学》。培养了许多果树学人才。
李育农,1921年11月18日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县,少年时在果树种类较多的昭通县郊区生活。上初中时,他见校长手持《三民主义》一书,扉页有孙文题词“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这两句话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936年,李育农入四川华西大学化学系,一年后改考浙江大学园艺系。1938 年,李育农赴广西宜山就读于浙江大学园艺系。1942年在贵州湄潭浙江大学园艺系毕业。毕业后回到云南昭通省立中学任教。1943年,李育农受吴镜漪先生委托,协助其培养西洋苹果嫁接苗,在昭通西区洒渔河建立苹果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育农到昆明昆华中学执教。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在呈贡县办农场种植苹果,掩护地下党工作。1946至1949年期间,李育农与当时在云南大学先后任教的知名学者秦仁昌、曾勉、俞德浚及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职的蔡希陶等交往较密,在学术上受益良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育农到云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李育农调到重庆北碚西南农学院园艺系任教。1954至1956年通过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协助北碚西山坪新生农场建立山地果园,发展苹果、梨、桃和葡萄。1957年到北京农业大学参加全国果树教师进修班,并到河北、山东、辽宁三省果树产区考察,采集了果树资源标本带回四川,为以后进行果树种质资源研究打下了基础。
1973年开始,李育农主持四川省园艺学会及重庆市园艺学会工作,并协助越西县规划建立苹果外贸商品基地。80年代初,李育农在四川省农牧厅的组织下,联合四川省有关区县150余人次,进行了四川苹果资源的调查。他先后主持完成了“苹果和苹果属植物起源演化的研究”、“世界苹果属植物的多型性特征和种质特性研究”等科研项目,出版了《果树栽培学》、《果树研究法》、《苹果学》等专著,多次赴国外考察和交流,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山地果园规划设计新方法
60年代,在国家“果树上山,不与粮棉争地”的方针指引下,李育农通过多次大面积山地果园的规划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山地果园规划设计的新方法。他认为,山地果园大面积的规划设计必须从其特点出发,按照集流区来划分小区。在一个集流区内,土壤、气候和水分、肥力都具有自身分布的规律。制定规划时首先必须认识集流区的分水线和集水线之所在。纵贯上下的主路必须设在分水线上;排洪沟必须设在集水线上;横坡路必须设在等高线上;梯田背沟的比降比必须倾向排洪沟。一切排灌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和种植计划都须遵照这一基本原理。
李育农提出的山地果园规划原理和方法不但适用于山地果园的规划设计,也适用于茶园或其他作物进行山地种植的规划设计。1958年,他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果树栽培学》撰写的果园建立一章,1983的再版时被原样保留;1979年为高等农林院校所撰写的果树栽培教材中果园建立一章,在1988年二版及1995年三版时亦被原样保留,使果园建立成为果树栽培学中的组成部分。
试验推广苹果计划密植技术
1973-1978年,四川西部茂汶、小金等县所产优质苹果虽在全国评比中连年夺冠,但与国外相比,四川苹果在质量、产量方面都存在差距。时值英国艾斯顿试验站苹果矮化密植的草地果园迅速增产之风闻甚炽,但国内缺少矮砧,于是乔砧密植的风浪一涌而起,从陕西到各地,各地争相仿效,出现了苹果栽培密度越密越好的偏见。
李育农组织四川省园艺学会会员在四川南江、越西、雅安、南充等地开展苹果乔砧密植试验,二三年后产量大起大落,采用国内外各项控冠技术,收效甚微。实践表明,乔砧密植不可行。
在总结各地乔砧密植失败的教训后,李育农1978年撰写了“苹果矮化密植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在四川省园艺学会学术年会上进行交流。文中肯定了日本计划密植、乔矮混植等先密后稀的先进经验。他在1979年参编出版的《果树研究法》的密度试验一章中,阐明了计划密植的优点,既可经济利用土地,又可早日收回投资,兼有密植与稀植之长,有利于果树单位面积的高产稳产。并系统介绍了计划密植、乔矮混植的特点与栽植设计,同时在各地寻找苹果矮化砧,开展计划密植的示范试验。试验初见成效时,组织现场参观,对推广计划密植起到了指导作用。
进一步论证苹果属植物起源演化 提出简化分类方案
1988-1992年,李育农在主持“世界苹果和属植物起源演化研究”项目时,通过对新疆伊宁、霍城、新源等地进行新疆野苹果(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Led.)Roem.的自然分布区及其栽培类型的考察后,认为中国苹果(柰、绵苹果)起源于新疆野苹果的证据如下:1.中国新疆伊犁地区本世纪初尚有0.67余万公顷自然分布的新疆野苹果,密集区为新源、霍城、巩留及伊宁等县;2.新疆野苹果形态上的多型性达40余种类型,伊犁地区是一个野苹果的多型性中心;3.新疆野苹果的根、茎、叶、花、果、实同名器官的形态特征具有柰(绵苹果)的全部特征;4.中国2000多年前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即有柰的记载,以后历代古农书皆有柰的论述;5.在新疆新源、霍城等地尚有绵苹果的过渡性栽培种,例如霍城冬白果等10余种栽培类型;6.绵苹果和新疆野苹果的染色体都是二倍体2n=2x=34,没有发现多倍体,是比较原始的种;7.绵苹果和新疆野苹果的孢粉皆近圆球形,形态特征相同,但P/E值不同,前者小于后者,后者更为原始;8.两个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基本一致,谱带等位,比较简单。中国有认为“柰”一名“苹婆”,是由西方传入中国。其实“苹婆”之名始见于晋代《广志》一书,迟于前汉《上林赋》500~600年,故柰不是来自西方而是起源于中国。“苹婆”仅仅是一个品种之名,今河北等省有之。1992年李育农访问前苏联瓦维诺夫植物研究所,并考察了西洋苹果栽培种的祖先种。他支持学者Ponomareko V.认为西洋苹果起源于中亚的塞威士苹果。之后他提出了以下证据:1.中亚的帕米尔山脉、兴都库土山脉和天山山脉有塞威士苹果12万公顷的自然分布区。其密集区主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次及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等山区;2.这些地方塞威士的类型多达数十种,是西洋苹果的起源中心;3.塞威士苹果的特征具有西洋苹果的全部特征。与中国苹果不同的是西洋苹果还具有起源于高加索的东方苹果M.orientalisUglitz.和起源于东欧的森林苹果M.sylvestris.Mill.的特征;4.公元前4世纪,距今2400年前古希腊即有栽培苹果品种的记载,欧洲在地中海边并发现炭化苹果;5.在中亚及高加索和东欧至今尚有苹果过渡性较多数目的栽培种,多为M.sieversii(Led.)Roem.,M.orientalisUglitz.和M.sylvestrisMill.杂交的基因综合体;6.西洋苹果品种的染色体有多倍体2n=2x,3x,4x=34,51,68,种质较中国苹果(柰)复杂;7.西洋苹果的孢粉与塞威士苹果、东方苹果和森林苹果孢粉的形态特征相似,皆近圆球形,但前者的P/E值小于后者;8.西洋苹果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较中国果复杂,除具有塞威士苹果的全部谱带外,尚有其他谱带的出现。东方苹果的酶谱与塞威士苹果相似,森林苹果酶谱较东方苹果稍见复杂。
以上有关论证已在1998年《中国果树志·苹果卷》和《苹果学》中选纂入书。
关于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的起源演化问题,李育农认为苹果属最原始的祖先种是多胜海棠类Docyniopsis Schneid.中的多梅海棠(台湾林擒)Malus doumeri(Bois.)Chev.之类。但在古时第三纪气候条件下,地球上现在的北温带,曾经有过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同一纬向地带都长有多胜海棠类植物。第三纪后气候变冷,它们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适应季节气候明显的不同环境条件,逐步演化为今日所见多种多样的苹果属植物。这些植物在亚洲分布很多,中国西南分布的数目最大,形成苹果属植物的次级遗传多样性中心。在巴尔干半岛及日本,现在还有类似多胜海棠的残遗树种。而在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及越南和老挝的北部现在的亚热带的地区,原生长着的多胜海棠(台湾林擒,老挝林擒等)仍保持着原来的形态未变。因此苹果属植物的祖先种虽然相同,但现在北温带多样化的苹果属植物是从不同地区原有的多胜海棠类就地演化形成,而不是像学者Langenfeld认为是多胜海棠类在喜玛拉雅山一地分化形成不同的种类,再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许多分枝;也不能将中国西南的原川滇古陆地带当成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李育农认为,川滇古陆是苹果属植物一个次级遗传多样化的大基因中心,在同一纬向地带的许多国家中,尚有不少苹果属植物的特有种是直接从当地原有的多胜海棠类演化形成不同位置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论文在1994年获得前苏联瓦维洛夫植物研究院建院百周年纪念最高学术委员会的奖状和奖章。
李育农在从事“苹果属植物种的多型性和种质特性研究”中,深感本属植物种数繁多,给应用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关于种数繁多的原因,他认为,一是过去的学者从林奈到芮德(Rehder)在本属植物的分类中都是将栽培种和野生种并列,这是导致数目膨胀的原因之一;其二是一些学者将不具备种的条件的类型也给予了种名,甚至是同物异名,致使种的数目不断增加。李育农认为栽培种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占有种的地位是不恰当的,因为在生态上栽培种没有自然分布区,在形态上栽培种没有模式标本可凭。栽培种是以品种群的形式存在,只能根据经济性状进行园艺分类。栽培种的祖先种在自然分类中已占有位置,栽培种就只能在园艺分类中去寻找地位。
李育农按照种的多型性的原则,将许多前人已评定为种而实际上是只有连续变异,没有间断变异的类型,选择另外有人已给他们定过亚种、变种或类型等不同等级的名称,归入主要种之下,保持原定名人的名字。这样,他采取了将栽培种与野生种分开和归并类型的原则,在保留属的演化顺序的原则下,将世界苹果属植物的野生种分为6组,8系,27种,6亚种,14个变种和3个变型。将8个栽培种从自然分类谱系中移入园艺分类系统中去。使种类分明,类型归并,数目简化,使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系统面目为之一新。论文在《果树科学》上发表后,1996年11 月李育农应美国康乃尔大学“苹果作物咨询委员会”邀请,出席学术年会。会上他宣读了《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新体系刍议》一文,受到会议主席及同行的重视。李育农主持的“苹果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及种的多型性特征和种质特征研究”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书育人 务实求真
李育农在多年从事教学工作中,不论对本科生还是给研究生讲课后都要布置作业。他认为加强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多看参考书,扩大知识面。因此,学生上他的课都感到作业多,但事后始觉受益良深。在生产实习时,他强调要完成生产定额。果树栽培实习不论是嫁接、修剪、修筑梯田、果树上山栽植,他都给学生规定任务,工作量不够定额不能及格。指导毕业论文,他要求实验结果一定要有原始记录。交论文报告时一定要交实验记录。至今他书柜中仍保存着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实验的原始记录。中青年教师参加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必须先交计划,然后签订合同。一次,一个青年教师要求观察苹果属植物花器的某些形态特征,他要该教师签字。该教师说“老师还信不过我?”他说“观察一次我信得过,但一次观察材料不系统,结论价值不大,要系统观察非继续3年时间不行,因此要签合同。”他培养人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求实效、寸步不让的原则和教书育人务实求真的风范,使学生深受教育。
对工农兵学员学习专业课,他坚持因材施教。讲栽培学总要组织现场课,并且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请到现场与专业课的教师配合,进行现场会诊和综合教学,效果很好。后来这样的方法又被李育农用于省、市园艺学会进行果树修剪和示范操作的现场会上,会员参加现场讨论相当热烈。
李育农晚年精力矍铄,离而不休,除继续与国外同行合作编写专著外,尚风雨无阻,二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管理着他多年收集的世界苹果属植物种质材料圃和定植园,支持国内外同行前来索取材料,进行试验研究。他希望后来者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编写的《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一书将于1999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周志钦)
简历
1921年11月18日 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县。
1942年 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1943-1945年 任云南省立昭通中学生物教师。
1945-1951年 任云省昆明省立昆华中学教师兼昆明农业学校农场主任。其中1947年在昆明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
1951-1953年 任云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讲师。
1953-1960年 任西南农学院园艺系讲师。
1961-1982年 任西南农学院副教授兼副系主任。
1983-1987年 任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果树研究室主任。
1988年 离休。
主要论著
1 李育农(参编).果树研究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2 李育农(副主编).果树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初版,1988年再版
3 李育农(参编).中国果树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58年初版,1983年再版
4 李育农.果树矮化密植的理论与实践.四川省园艺学会论文集.1982
5 李育农.四川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农业科学报道.1986,1(4):23~29
6 李育农.世界苹果属植物基因中心的研究初报.园艺学报.1989,16 (2):108~111
7 李育农.苹果属—亚种——中国苹果.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20 (3):363~366
8 李育农.苹果名与实研究进展述评.果树科学.1995,12(1):47~50
9 李育农,李晓林.世界苹果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371~377
10 李育农.世界苹果属植物种类和分类研究进展述评.果树科学.1996,13(增刊):63~81
11 李育农.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新体系刍议.果树科学.1996,13(增刊):82~92
12 李育农.世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4):10~11
13 李育农.世界苹果属植物种的多型性及种质特性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5(3):104
14 李育农.中国南方发展安娜(Anna)苹果的可行性.中国南方果树.1996,25(1):55~56
15 Li Yunong,.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etic Centre of Malus Pumila and Malus in the Worl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orticultural Germplasm,Cultivated and Wild Beij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88:55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 园艺卷 2.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9.12. 第171-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