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尘(1903—1992)
又名沛霖,号涤庵,江苏武进人,1903年5月23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生。1917年,入武进县立师范学校。1920年与周恩来等同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毕业于Saumun工学院,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后赴里尔大学研修政治经济,并在雷诺工厂等从事技术工作。在法期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旅法共青团组织,曾参加共青团的旅法总支部代表大会和旅法华人大会。由王景岐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组织江苏旅法勤工俭学会,被选为书记。
1926年3月,回国至广州;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团党代表办公室中校主任秘书,旋调该军第六师,任政治部中校主任秘书兼宣传科科长。随军北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宁汉合作后,由鄂经沪至粤,任第四军第二十六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潜赴香港。在港受李立三等之派拟往广东东江,后因事机不密,被港府侦知拘押于巡捕房,因查无实据,被判交保驱逐出境,乃离港赴沪,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8年3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校政治教官,兼任江苏省区长训练所教务主任。1930年春,任高级班政治教官;5月,任江苏省奉贤县县长,主持编著《奉贤县政概况》。1934年1月,任国立暨南大学讲师;8月,应邀回军校,任上校政治教官,并由阮毅成介绍,任中央政治学校兼任讲师。1936年,任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兼政训处教务科上校代理科长,加入中国留法比瑞同学会、中华政治经济学会、革命青年同志会等团体。1938年3月,在武汉调任国民政府军委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第二处第一科上校科长,复任第二处代理处长;同年8月,应邀任战干三团政治部少将副主任。1939年8月,调赴四川沙坪坝,入中央训练团军事政治教官研究班受训,任指导员。毕业后,赴湘,兼任国民政府军训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政治主任教官、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0月,奉调中央军校第二分校政治部少将主任,兼该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书记长、《党军日报》社长。1940年6月,赴重庆复兴关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九期受训,兼该期训育干事,以甲等优异成绩毕业。1942年8月,调任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委员兼中央组织部设计委员、中训团党政班第二十、二十一期训育干事。1943年1月,入中训团党政高级班第一期受训;7月毕业后,留团编纂《复兴关训练集》,任编纂委员兼总纂。1944年9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未到任;12月,应邀任鄂、川、陕、甘边区总司令政治部中将主任,未到职。期间,在渝参加筹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及中国地方自治学会任理事。1945年4月,任湖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翌年1月,调任该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社会福利司帮办。1948年,社会部设立救济司,任该司司长。1949年1月,任南京市社会局局长;4月,组织社会局救济物资保管委员会。旋由宁去沪,留住沪上参加华东联络局工作。发起旅沪留法比瑞同学联谊会,任召集人。
上海解放后,他参加华东军政委员会联络局领导下的革命工作。1951年5月,由沪去北京;8月,任华北大学工学院教授。翌年,院系调整,华大工学院易名为北京工业学院,任北京工业学院院务委员、生活组织教研组组长、教授。1958年4月,调浙江省杭州市历任浙江省重工业厅工程司、浙江机械专科学校、杭州工学院、浙江大学教授。“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后任浙江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九三学社浙江省委联络委员。浙江省经济委员会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评审组同行评议人,浙江大学职称评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86年3月离职休养。
1992年4月30日,病逝于杭州。终年89岁。著有《中国政治经济概况》、《世界政治经济概况》(与人合著)、《中亚史》、《中国法制史》、《中国国防史略》、《奉贤县政概况》等。
赴法勤工俭学结识周恩来
据地方志书及宗谱资料载,沈沛霖,又名“清尘”,号涤庵,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武进县循理乡小新桥西之沈家塘。
他自幼聪慧,读书勤奋,16岁时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进县立师范学校本科。入学后,他因各科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被乡人誉为“文杰”。
沈沛霖1926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民革命军师政治部秘书、宣传科科长、中央军校教官、第三战干团政治部副主任、国民党社会部救济司司长、南京市社会救济局局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上海法商学院教授、浙江省轻工业厅工程师、浙江大学外语教研室和经济管理教研室教授。1980年,他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委员。
沈沛霖在武进师范读一年级时,国家的局势风云变幻,北京学界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此时的沈沛霖博览群书,思想进步。他对武进名人吴稚晖等创导的青年学子留法勤工俭学之举,既心动又心仪。于是,在乡董资助下,他1919年冬随学校数位师友,离开常州远赴河北高阳留法工艺学校补习法文。次年的11月7日,一行乘法国游轮“波尔多斯”号从上海出发抵达法国,12月13日来到巴黎。同年,他参加江苏旅法勤工俭学会,任副书记。
1923年初,沈沛霖在法国高兴地结识了周恩来,并由周恩来等介绍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积极参加爱国青年组织的“内除国贼外抗强权”、“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等革命活动。期间,他还与徐悲鸿、潘玉良、张道藩等留法习艺的青年学子交往,还因资助徐悲鸿得其《延陵季子图》画相赠。
1926至1927年,沈沛霖积极参加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活动,他在萧劲光所部任政治部秘书,还与恽代英时常往来。沈沛霖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12月中旬广州起义失败,政治部被解散。沈沛霖被捕,但他以另名“沈清尘”和小学教员身份应对审讯,被关押三周后他被判“交保后即刻驱逐出境”。次年1月,沈沛霖到了上海。其时的上海,中共党组织已遭受严重破坏,他未能与党组织接上关系。
“希望回过头来遵循着光明的大道”
沈沛霖无法与党组织恢复联络,满心彷徨焦急,却万般无奈。经多方面与友人和老同志联系,他总算谋得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职,讲授世界政治经济概况和帝国主义侵略史课程,有时还任教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课程。1930年,由他修订的讲稿编印问世,并在当时的《党军日报》连载。沈沛霖这一时期著述颇丰。1935年,他在军校的《黄埔月刊》上连载的《中国兵制之史的分析》,由南京正风书局出版。1937年,他编著的教本《中国法制史》付梓问世。
“七七”事变后,沈沛霖所在的军校西迁庐山牯岭。1938年2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3月,沈沛霖调任由陈诚、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的下属机构第二处一科任上校科长。他还常到八路军十八集团军驻武汉办事处拜访周恩来、叶剑英等。1941年冬,沈沛霖被控“包庇共党,危害党国”记大过处分,次年他被迫请辞离武赴渝。
没有能够恢复与党组织联系的沈沛霖,抗战期间像是无根的浮萍。1946年9月16日,沈沛霖带着妻儿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常州,并赶上了父亲沈伯康的70寿诞。三代同堂,一家人百感交集。
1947年10月,他至南京担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干事和计划委员会七委员之一。1948年12月,应南京市市长藤杰之邀,他任南京市政府社会救济局局长,主管难民救济实务。
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后,沈沛霖欢欣鼓舞。1949年6月14日,他写信给周总理,祝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他还写信给旧友萧劲光,信中表示:“我希望回过头来遵循着光明的大道,重新学习,重新努力……” 总理批示走上高校讲坛
1949年初,沈沛霖受聘私立中国法商学院之事未得成功。8月31日,他给周总理写信,开头这样写道:“中国革命运动,自得毛主席及先生等之贤明领导,已有空前成就。自中国革命以来,党政军密切配合,融洽无间,未有如今日者;理论正确,策划周详,指挥若定,未有如今日者;全国广大民众之普遍觉悟,靡然从风,也未有如今日者。”他托友人将信转呈。
周恩来对转呈信函的杨显东说道:“沈沛霖是我在法国时的老朋友了,向革命靠拢,这也不算投机。他的事,一定替他办。”同月,经周恩来批示,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安排沈沛霖至华北大学工学院任教。1952年7月,他调北京任教。1953年,他担任北京工业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1958年4月,调至浙江省。
文革期间,沈沛霖的寓所数次遭“红卫兵”抄家搜查。他被隔离审查,下放监督劳动。身心交瘁、罹患肝炎的沈沛霖,不得已写信给周总理,但已无法上达。
50万字回忆录留下风云际会
沈沛霖一生嗜好读书,文理兼涉,通法、英、俄三国文字。中青时代,历经风云变幻,晚年归于平淡,教书育人,笔耕不已。他一生勤奋好学,不失书生本色。
沈沛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热爱亲人。他对子孙辈这样说过:“亲情纵经滔天巨浪的翻滚冲击,崩山堕石之压榨激刺,终是永远不能破灭。而且,不但不受丝毫损伤,反而与日俱增俱深。祖国,这两个字就是亲情,叶落归根,更是自然亲情的流露。”
沈沛霖生逢乱世,少小离家,四次回到故乡常州。1983年6月10日,他接待了常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三位武进同志的专访;1991年2月,他就《武进县志》关于个别人物的简历亲写复函。他还为《常州革命史料》写了《我对周恩来在旅法勤工俭学时期的革命活动及其对旅法华人大会的记忆》等文。
沈沛霖数十年笔耕不止,著作等身。他不顾年迈体弱,完成了50万字的回忆录。他说,我写的回忆录“没有半点虚假,因只有真实才合于回忆录的需求”。
沈老呕心沥血写成的回忆录,共分少年时代、法兰西勤工俭学、北伐前后的经历与见闻、南京中央军校记往、初次从政的前前后后、从政治部第一厅到中央军校第二分校、陪都春秋、胜利前后、历史的转折关头、新中国之初、京华岁月、大跃进运动亲历记、任教求是学园、在十年浩劫中、“文革”之后等15章。这部颇具史料价值的回忆录,沈沛霖生前已经发表过二三万字。遗稿经过整理,又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文史资料选编》丛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杂志等,发表了部分章节。这部完整的回忆录,2009年11月已由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
1992年4月30日晚22时,这位饱经世事风云的90高龄老人,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