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任浙江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工作以药物优势骨架和类天然产物为分子模板,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原子经济性、官能团容忍性好、反应效率高的多分枝、多组分及串联反应新方法和微波高效合成新技术,快速构建了“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的自主多样性化合物8000余个。小分子化合物库在多种生物模型上筛选,发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糖尿病等多种结构类型的新先导化合物百余个。重点开展了8类不同优势骨架的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完整考察了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现已有选择性抗肝癌化合物,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化合物,DGAT1抑制剂,选择性HDAC1和CDK9抗肿瘤等5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抗肿瘤原创新药RET抑制剂Hu315s于2020年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现在在一期临床研究中。
2005年至今,已在Angew Chem,JACS,Chem. Sci.,JMC,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40多项,其中2项PCT获多国授权,16项获中国授权,两项新药研究转让与企业。
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6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年获中国药学会—赛诺菲安万特青年生物药物奖。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
1994年获兰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理学博士学位
1997/9 - 1998/8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生命农学院 Minoru Isobe 研究组做访问学者
1998/9 - 2000/8 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
2000/9 - 2001/3 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化学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
2001/7 - 2005/5 美国vivoquest公司,研究员
2005/5 - 2014/6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
2014/6 - 2017/11 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员
2017/11-至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
https://simm.cas.cn/sourcedb/zw/gb2020/yjzz/202008/t20200825_567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