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1902— )
苏步青,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早年执教于浙江大学,后长期担任复旦大学领导工作。研究领域涉及仿射曲面理论,射影曲线一般理论,曲面的射影微分几何理论等,获许多优秀成果。在计算几何及其应用方面颇多建树。是我国微分几何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父亲苏宗善,靠种地为生。童年的苏步青已学会做些辅助劳动,割草、喂猪、放牛等活儿都干过。由于家境贫寒,不能上学读书,他靠自己找书看,《水浒》、《聊斋》等名著不只读过一遍。每当放牛回家路过村上私塾,他总要凑上去偷听一阵。父亲眼看儿子如此好学,终于决定节衣缩食,在他9岁时送他上学。
1915年8月,苏步青考取温州市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19年7月中学毕业,赴日本留学进东亚日语预备校学习。第二年3月,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1924年,又以第一名成绩考进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27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同年入本校研究生院当研究生并兼任教员。1931年1月在东北帝国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3月偕夫人松本米子(后加入中国籍,改名苏松本,以毕生精力支持苏步青的事业)回国。60年来他一直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奋斗不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受到数学界和全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学术上的重大成就
苏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几何。1872年,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Klein)提出了著名的“爱尔兰根计划书”,在其中总结了当时几何学发展的情况,认为每一种几何学都联系一种变换群,每种几何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在这些变换群下的不变性质。除了欧氏空间运动群之外,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仿射变换群和射影变换群。因而,在19世纪末期和本世纪的最初三四十年中,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都得到很迅速的发展。苏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属于这个方向的。此外,他还致力于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的研究。一共发表了156篇学术论文,并有专著和教材十多部。他的不少成果已被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大量引用或作为重要的内容被写进他们的专著。
对仿射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仿射群是比欧几里德群大一些的变换群,它能够保持“直线”和“平行性”,但没有线段长度和正交性等概念。苏步青在20年代后期,就致力于微分几何学这一分支的研究,当时在国际上处于热门。他的成就之一就是引进和决定了仿射铸曲面和仿射旋转曲面,他决定了所有仿射铸曲面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仿射旋转曲面是仿射铸曲面的一种特殊情形,它的特征是这种曲面的仿射法线必和一条定直线相交,因而它们是普通的旋转曲面非常自然的推广。
苏步青对仿射微分几何的另一极其美妙的发现是:他对一般的曲面,构作出一个仿射不变的4次(3阶)的代数锥面。在仿射的曲面理论中为人们注目的许多协变几何对象,包括2条主切曲线,3条达布(Darboux)切线,3条塞格雷(Segre)切线和仿射法线等等,都可以由这个锥面和它的3根尖点直线以美妙的方式体现出来,形成一个十分引人入胜的构图,这锥面被命名为苏锥面。苏步青的关于仿射微分几何学的成果,使他在30年代初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微分几何学家,后来据此写成了《仿射微分几何》(1981年出版)一书,评论者(美国《数学评论》)认为,许多内容是“绝对杰出的”,还说,“这本漂亮的、现代化的书是任何学术图书馆所必备的”。
对射影曲线论的研究射影群比仿射群更大,它能保持直线的概念,但“平行性”的概念已不复出现。在18、19世纪中,射影几何曾长期吸引数学家们的注意。例如,通过子群,它可以把欧氏几何和另外两类非欧几何学统一在同一理论体系中。由于既无度量,又无平行性,其微分几何的研究更为困难。即使是曲线论,虽经著名几何学家E.邦皮亚尼(Bompiani)、蟹谷乘养等人的多年研究,甚至在3维情况,结果也并不理想,更不用说高维情况了。苏步青发现平面曲线在其奇点的一些协变的性质,运用几何结构,以非常清楚的方法,定出了曲线在正常点的相应的射影标架(随曲线而变动的基本多面体),从而为射影曲线论奠定了完美的基础,得到国际上高度的重视。搞局部微分几何的学者,往往把奇点扔掉,而苏步青恰恰是从奇点发掘出隐藏着的特性,陈省身教授对此十分欣赏。在这项研究中,苏步青和他的学生也同时推进了代数曲线奇点的研究,有关的工作完成于三四十年代,抗战期间就已写成专著,但始终不得出版,到1954年,才作为他所写的第一本专著,由中国科学院出版。后来又出了英译本,《数学评论》的评阅者说:“现在射影几何被应用于数学物理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各种问题,这本书已成为更重要了。”
对射影曲面论的研究射影曲面论比曲线论要复杂得多,在30年代到40年代中,苏步青对它作了非常深入的,内容丰富的研究,在这里我们仅仅指出以下几项:
对于一个曲面上一般的点P,S.李(Lie)得到一个协变的二次曲面,被命名为李二次曲面。作∞2李二次曲面的包络,除原曲面外,还有4张曲面,于是,对于每点P就有4个对应点,它们形成了点P的德穆林(Demoulin)变换。这时,所构成的空间四边形称为德穆林四边形。苏步青从这种四边形出发,构作出一个有重要性质的协变的二次曲面,后来这二次曲面被称为苏二次曲面。
他还研究了一种特殊的曲面,称为S曲面,它们的特点是,其上每点的苏二次曲面都相同,这类曲面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他完全地决定了它们,并作出了分类。
苏步青还研究了射影极小曲面,他的定义和G.汤姆森(Thomsen)用变分方法而引进的定义是相等价的。苏步青得到了有关射影极小曲面的戈尔多(Godeaux)序列的“交扭定理”,显示出很优美的几何性质。
苏步青又研究了一类周期为4的拉普拉斯(Laplace)序列,它和另一周期为4的拉普拉斯序列有共同的对角线汇,他把这种序列的决定归结为求解现在应用上很感兴趣的正弦-戈登(Gordon)方程或双曲正弦-戈登方程,指出了这种序列的许多特性。这种研究在国际上很受重视,例如苏联的菲尼科夫(Фиников)学派就十分赞赏它。后来被G.博尔(Bol)命名为苏链。
苏步青的专著《射影曲面概论》全面总结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成果。
对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的研究本世纪的大数学家E.嘉当(Cartan)建立了外微分形式的理论,他和E.凯勒(Kahler)的关于一般外微分形式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自由度的研究,是现代数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嘉当本人以及后来的几何学家们如苏联菲尼科夫学派,都用此工具,得到许多微分几何方面的重要成果。在50年代中,苏步青也运用这一工具来研究高维射影空间中的共轭网理论,构作了高维射影空间中不少的具有优美几何性质的拉普拉斯序列,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存在性,自由度和有关的几何性质。
他的专著《射影共轭网概论》(1977年出版)总结了这一方面的成果。
对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的研究在19世纪,已经出现了黎曼几何学,它是以定义空间两无限邻近点的距离平方的二次微分形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20世纪以来,因受到广义相对论的刺激,黎曼几何发展很快,并产生了更一般的以曲线长度积分为基础的芬斯勒(Finsler)空间,以超曲面面积积分为基础的嘉当空间,以二阶微分方程组为基础的道路空间和K展空间等,通称一般空间。苏步青从30年代后期开始,对于一般空间的微分几何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对于嘉当几何学,他着重研究了极值离差理论,即研究能保持测地线的无穷小变形的方程,这是黎曼几何中十分重要的雅可比(Jacobi)方程的一种推广。
K展空间是由完全可积的偏微分方程组所定义的,由J.道格拉斯(Douglas)最早提出。苏步青得到了射影形式的可积条件,他又研究了仿射同构、射影同构及其推广,在讨论这种空间的几何结构时,他推广了嘉当有关平面公理的研究。
1958年,包括上述结果的专著《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他在一般空间几何学的成果,获得了我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
对计算几何的研究70年代初期,由于造船、汽车工业的需要和计算机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国际上形成了计算几何这一学科。苏步青出于对经济建设的关心,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他了解到用旧方法作船体放样的困难后,毅然投入了这项密切联系工业生产的研究,把曲线论中的仿射不变量方法首创性地引入计算几何学科,使过去凭经验直观的一些方法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使得有广泛应用的3次参数曲线、贝泽(Bezier)曲线等等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些工作的一部分,已经在我国造船工业中的船体放样、航空工业中的涡轮叶片空间造型以及有关的外型设计等方面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因而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有关工作的理论部分,已写入《计算几何》(和刘鼎元合著)一书。该书英译本的出版在国际上引起了重视。
总之,苏步青在微分几何领域中做了大量的杰出的研究,在各个时期中处于国际的先进行列,并为几何学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由于数学研究的重大成就,他于1948年被选为当时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学术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除了从事研究之外,他还做过大量的组织和交流工作。1935年,他是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当选为理事。他被任命为我国最早的数学研究期刊《中国数学会学报》的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致力于中国数学会的复会工作,曾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的理事长。他还积极参加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的活动,主持过浙江省科学团体联合会的筹备工作。后来他又担任过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他还曾主持过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任数学所筹备处主任直至正式建所时为止。在复旦大学,他除了创建数学研究所外,还创办了全国性的、高质量杂志《数学年刊》。此刊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杰出的教育家
苏步青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早在留学日本的时期,他就和我国数学界的另一位老前辈陈建功教授相约,要回国共同建设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数学系。
1931年苏步青回到祖国后,就在杭州浙江大学为这个理想而奋斗。1933年他晋升为教授并担任数学系主任。他和陈建功教授设计了一套现代化的教学计划,重视数学的基础训练,对学生要求严格,各门课程都有习题课,学生要上黑板算题,算不出就不得下去,称为“挂黑板”。还设置了为引导学生及早走上当时科研前沿的坐标几何、级数概论等课程。他们还强调阅读和讲解数学文献以及从事研究能力的训练。在大学学习阶段就设立了“数学研究”课(现称讨论班),由学生做报告,他们亲自听讲提问,对讲不清楚的地方抓住不放,层层提问,丝毫不能含混,这门课不及格就不得毕业。这是苏步青教授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体现。他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现在,代代相传。
到了1937年,浙江大学的数学系在培养人才方面已显示出雄厚的实力,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他的最早的学生方德植已写出了研究论文。下半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到杭州。浙江大学先后迁到建德、泰和、宜山,直至贵州遵义和湄潭。日本侵略军的侵略,使浙江大学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祯校长的领导下,发扬了民族正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万重困难,坚持教学,坚持科研,坚持“求是”的校风,使得这所处于穷乡僻壤的学校产生了国际影响,被前来参观的英国的李约瑟(J.Needham)博士称誉为“东方的剑桥”。在其中,数学系的贡献是突出的。苏步青在躲避空袭时,还带着文献,在防空洞里坚持研究。在湄潭,苏步青带着他的几位早期学生熊全治、张素诚、白正国等人,坚持了射影微分几何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许多论文都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在国际几何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以苏步青为首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已开始形成。
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搬回到杭州。尽管国民党政府的各项政策使教育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在浙江大学数学系也出现了不少积极分子,但数学系的研究空气,仍然坚持不衰。学生们在参加学运的同时,仍然认真跟着老师们学习和做研究,讨论班进行得有声有色。苏步青和陈建功看到了数学各分支之间联系的必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决定让两名成绩突出的学生谷超豪和张鸣镛同时参加“微分几何”和“函数论”两个讨论班,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创举。浙江大学还为设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输送了几位高材生,也有几位学术上已有成就的教师被选送到国外深造,这是他们为扩大对外交流、博采众长的一项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步青不仅继续从事数学的教育工作,而且还当了浙江大学的教务长。1952年院系调整,他到了上海复旦大学,仍然担任教务长,后来还担任过副校长、校长,1983年改任名誉校长。
他在非常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狠抓数学的教学工作,他继续为青年教师、研究生开课,举办讨论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微分几何的研究集体曾几起几落,一度只剩了一位成员胡和生,他们两人仍然坚持举办讨论班,一有时机,他们就合作培养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终于,浙江大学的微分几何学派在复旦大学不仅又生了根,而且继续发展,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学生来支援别的学科的成长。有许多学生去从事微分方程、力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研究集体,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起之秀。苏步青创建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多年,为培养年轻的高质量人才和开展前沿的数学研究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位老教育家,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青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经常对青年讲话,教育他们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他们要勤奋学习,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他并且主张理科学生要有文史知识,提高这方面的修养。凡此种种,都对青年一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步青还为中等数学教育付出大量心血。60年代初,他牵头在上海进行了中学数学教材的改革,编出了一整套高质量的中学数学试点教材。他还一直关心中学数学师资的质量,主张大学要关心支持中学教育。他年过85高龄时,还亲自为中学教师举办系统讲座,以扩大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从爱国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
苏步青从小抱着读书救国的宏愿去日本留学,苦读十多年,始终没有忘记为祖国效力。获得博士学位后,不顾日方的挽留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服务,艰苦创业。
抗日战争爆发,他毅然率家小西迁,经历了千辛万苦,始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息。
抗日胜利,台湾回归祖国,苏步青受命去参与接管台湾大学,完成任务后,返回浙江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了这个宝岛。
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起来了,他虽然对这个政治运动还不十分理解,但是他反对国民党政府迫害青年学生。1947年他建议教授会罢教以抗议学生领袖于子三被杀害。1948年他以训导长的身份把受迫害的共产党员保护在校内。1949年初又亲自去保释被监禁的进步学生和共产党员。
1949年杭州解放后,苏步青密切注视共产党的行为,到学校来接管的军代表、省委的宣传部长穿的竟是一双草鞋。严重的经济困难,终于被克服了。作为科学界的代表人物,他来到了北京,周总理宴请了他。在杭州,他参加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的人民代表会议,和省市委领导有着较多的接触。他在1951年又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和广大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共求进步。经过他的仔细观察和努力学习,他相信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他相信,共产党不但能打天下,而且能把中国建设好。他也逐步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能使知识分子施展才华。他教了18年的书,浙江大学数学系只有100多名毕业生,可现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每年就有100多名毕业生;在抗战时期花了千辛万苦写出来的《射影微分几何概论》,始终不能出版,现在连同其它的专著都陆续出书了,还出了英文版。1956年,苏步青被邀请参加制订了第一个发展科技的十年规划,党和国家把这一重大任务交给了科学家,同时又引导科学家开拓自己的眼界,从所熟悉的那个小圈圈里扩大开去,扩大到科技工作的全局,扩大到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到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苏步青深深地感动了,他的心和党进一步靠近了。
苏步青努力结合实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终于在内心产生了参加党的要求。1959年3月,他如愿以偿了,他被复旦大学党委接收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此后,他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在历次上海市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是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他是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和第七、八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他都努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政府工作中的缺点也毫不保留地提出批评。在民盟里,他起着领导的作用(曾担任副主席,后任参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处境十分坎坷,他以60多岁的高龄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重压。批判的大棒,劳动的惩罚都压不倒这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他在劳动中的表现,甚至连青年人都自愧不如。特别是在1972—1975年,当时他已超过古稀之年,还被迫乘公共汽车到江南造船厂“劳动锻炼”。他认真地以工人为师,又在劳动中看到了数学的作用。他抽出时间来为技术人员讲课,又为了解除工人们在船体放样中的繁重劳动,在我国发展了计算几何这一门应用学科。
1977年,他在邓小平同志召开的教育、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慷慨陈词,为在科、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如恢复研究生制度、恢复高校研究机构等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步青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此身到老属于党”是他的高超的诗作中的名句。他时常以周总理的教导“活到老,学到老”为自己的座右铭,尽自己的一切可能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作者:谷超豪
简历
1902年9月23日 生于浙江平阳县。
1915—1919年 就读于温州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
1920—1924年 就读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
1924—1927年 就读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27—1931年 就读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1952年 在浙江大学数学系执教。1931为副教授,1933年升任教授并兼数学系主任,1950年始任浙江大学教务长。期间于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2年— 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1956年前兼任复旦大学教务长,1956年始任副校长,1978年任校长,1983年后任名誉校长。
195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2年 当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此前曾任第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第二、七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主要论著
1 苏步青. 射影曲线概论.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英译本:The generalprojective theory of curves. Beijing: Science Press,1958.)
2 苏步青. 一般空间的微分几何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
3 苏步青. 射影曲面概论.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4 苏步青. 射影共轭网概论.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5 苏步青. 微分几何五讲.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英译本:Lectures on differential geometry.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ers,1980.)
6 苏步青.仿射微分几何.北京:科技出版社,1982.(英译本:Affine differ-enetial geometry. Beijing: Science Press,China;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hers,Inc,New York,USA,1983.)
7 苏步青. 苏步青数学论文选集. 中国科学出版社和美国高登与伯利奇科学出版社,1983. (英译本:Su Bu Chin. Selected Mathematical Papers,Science Press and 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hers,Inc.)
8 苏步青,刘鼎元. 计算几何.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英译本:Su Bu-qin,Liu Ding-yuan. Transtated by Chang Geng-zhe. Com-putional geometry-curve and surface modeling. Academic Press,Ins,1989.)
9 苏步青. 高等几何学五讲.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0 苏步青. 苏步青论文选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 苏步青. 苏步青文选. 杭州: 浙江科技出版社,1991.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王元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数学卷 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134-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