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瑞珍(1916-1998)
邵瑞珍,女,1916年1月15日生,江苏省昆山玉山镇人。1928年至1931年在昆山县立中学读初中。1938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教育系。1938-1941年任浙江大学助教,随黄翼、陈立教授工作。后任四川女子师范学校教师。1946年随丈夫曾继铎(浙大校友)赴美国普渡大学教育心理研究部留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到杭州湘湖师范任教。1953年,调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任讲师、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主任兼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社会心理学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编委兼教育心理学分支副主编,《教育大辞典》编委兼教育心理学分册主编等职。
邵瑞珍教授长期从事学与教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性研究,致力于中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她所编著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获上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和1989年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优秀奖;《教育心理学》获国家教委1992年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分册》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还出版译著《教育过程》、《学习论》、《教育社会心理学》、《教与育的心理学》等8篇共300万字。邵瑞珍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外国心理学家,以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奥苏伯尔等著名学者在教与学方面的思想观点,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和译作。
邵瑞珍从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40多年,培养了成千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和教师。在科研中她多年来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规律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她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并综合国外认知学派与行为主义在教学思想方面的有益观点,编著了《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一书,1983年由上海 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综合分析了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理论和实验结果,集中论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本质、过程及其心理机制,有意义学习的各种类型及方式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深刻地揭示了从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原理。该书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反应良好。多伦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和南美地区负责人江绍伦对该书的评语是:“资料丰富,文字畅美……”《教育书讯》报以“勇于探索,自成一家”为题加以介绍。为了进一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她领导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师和附属实验学校部分教师组成专题研究组,根据“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可观察、可测量)”和“知以及兼用“发现法和接受法”的设想,积极从事实验研究识结构化” 为创建具有我国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