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以述(1922-)
  郭以述,电子元件和电子标准化专家。长期从事电子元件设计、生产、管理和电子标准化研究推广工作,为电子元件发展和自动化大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率先提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推动了中国电子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在敏感技术学术组织创建、发展和开展学术活动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郭以述,原名润生(1949年解放后改称今名),1922年7月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西上饶岩山地,世代务农。1937年末,郭以述毕业于南昌心远初中。时值南京沦陷,其家庭经济由于父亲的去世而陷入困境,故而随继母回上饶故里岩山地闲居。次年,在他三姐的帮助下赴吉安进入工职(中专)学化工专业。1年后,转学到省工专(大专)仍学化工专业。1年半后,为了取得投考大学所需的学历,又转学到省立赣州中学。1942年高中毕业后,投考就读于内迁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电机系。在校4年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又逢上饶沦陷,郭以述幸能依靠助学金和工读修毕大学学业。艰苦的攻读和生活的历练,使他增强了自立能力。
  1946年秋,郭以述大学毕业,就业于重庆化龙桥电信修造厂,并被派往北平新接管的修造分厂。开始从事修理军用通信设备工作,其间曾试图试制碳膜电阻、纸介电容器,但都没有成功。1947年初,经人介绍到清华大学任电机系助教。他除带领电工实验、电磁测量,辅导电工数学等课程外,为提高自己的理科基础理论水平,还抽空与物理系同学一起上近代物理课。这一时期,政局动荡,为求思想进步,他由浙大“华社”成员介绍,参加了在清华组成的读书会,在政治、思想认识上不断得到进步,使他由一个单纯凭正义感、不满时政的青年,成为一个憧憬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美好社会的革命青年。经过党组织的帮助,他于194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郭以述参与了推动广大群众护校和宣传学习等活动。1949年初他参加了北平石景山钢铁厂接管组的工作,同年被选送到市委党训班短期学习。1950年初,为了革命利益,郭以述主动要求支援市政建设。经组织研究,决定调他到市电车公司。从此,他离开了原有的专业,先后任公司供电科秘书、通州发电厂秘书、厂长、支部书记、公司党委委员等职务。1953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党组织根据他归队的要求,于1954年9月将他调到718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从事技术工作。他先在德文班学习,后任设计科科长、总设计师、一分厂总工程师。1964年任新的718厂(原718厂二分厂)副总工程师。“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1974年他调到四机部第四研究所(标准化所)任副所长、总工程师,获高级工程师职称;1982年调电子工业部元器件工业管理局任副总工程师,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1987年管理局撤销,改任电子工业部基础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 年离休。

投身电子元件事业
  1963年5月,郭以述任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总设计师时,奉四机部指令参加全国电工代表团,到意大利威尼斯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电子阻容元件、石英谐振器技术委员会会议,开始了对国际电子、电力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的了解。威尼斯会议后,由原代表团部分成员组成新代表团转赴民主德国参加民主德国国家电工会议。他借会后参观访问之机,访问了部分原来援建联合厂的工厂,包括GERA的电容器厂和TELTOW的电阻厂。在电容器厂,他看到一些正在发展的新型纸介电容器及钽电解电容器,并见到了曾参与援建718厂的德方总工程师WERNER。在TELTOW参观时,他看到了小型轴向碳膜电阻自动化生产线,从被碳、加帽、分选、焊引线到被漆、编带、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这些先进技术给了他很大启发,改变了原来认为电子元件(尤其是小型元件)的生产只能凭手工的看法,促使他去探讨元件生产的自动化。回国后除在厂内有关场合予以介绍外,还在四机部电子科技情报所《无线电技术》杂志著文论述,以推动电子元件的生产自动化。他的建议拖了很久才得到部的支持,但主管人员却要求工厂从电容器着手。他不顾部里部分干部的意见,仍酝酿、着手电阻生产自动化的研究试验。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在专用设备厂的支持下,有关设备陆续制造完成,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投产成功。718厂电阻自动化生产的成功,为以后向全国推广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元件生产自动化开了一个好头。这项成就,后来他于1975年去日本参加IEC会议时,看到日本电阻厂采用的也是类似的大生产技术。
  “文化大革命”开始,郭以述被隔离审查,做搬运工,后又在工厂工具车间习做钳工、画线,最后在钽电解电容器车间被膜组随班操作。当时钽电解被膜小组有几台由四机部706厂设计制造的被膜联动机,这些新设备曾因故障不能投产被搁置多时。经班组研究,由他同青年工人在下班后一起研究并着手改造,使几台庞然大物的联动被膜机得以投产运行,提高了产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此外,还在班余、节假日,自制立式被膜炉、引线涂胶机及其他革新。随后,车间领导调他到维修组任班长。维修组除承担车间繁重维修任务外,他还和其他青年工人一起,参照日式钽电解电容器半自动测试机原理,研制成功了钽电解电容器半自动测试分选机,并在郭以述上调厂部后由车间投产。

倡导“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1973年,他调回厂部工作后又奉部令去西德慕尼黑参加IEC标准化年会。同年,四机部又调他到第四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任副所长、总工程师。1974年去标准化所工作。当年赴罗马尼亚、1975年赴日本东京、1976年赴法国尼斯、1978年赴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等地连续参加IEC年会。1980年,应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邀请,和部标准处童绳武一起参加了ANSI年会,会后参观了有关工厂。又经他在美定居的四姐的安排,又参观了麻省理工学院。同年秋,又奉部令到英国参加国际标准组织计算机委员会(ISO/TC97)专业会议。
  郭以述到标准化所后,由于他先后多次参加在各国召开的有关电子技术标准的会议,取得了系统的技术文件,对国际标准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虽那时候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但他感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应尽量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采纳国际标准。郭以述还凭借在电工代表团中身为国内电子领域负责人的条件,适时安排标准化所及有关专业厂、所的技术人员去参加IEC的年会。在所内,他为了进一步宣传国际标准和培养后备人才,组织了标准文本的翻译;成立了国际标准办公室,以收集、管理国际标准文本和推动国际交往活动。随着对IEC组织和国际标准的认识不断加深,使他从开始时的“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的认识逐步得到提高。最终,他和所内部分同志率先提出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主张,推动了电子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由于郭以述在基层负责技术工作多年,了解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他总是借历次出国开会之机,力争参观国外先进企业、研究所,了解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发展动态。与此同时,他也与国外标准化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结识了许多同行。1980 年参加美国ANSI年会期间,除结识与会朋友以外,还访问了ANSI、NBS、EIA总部,并通过中国驻美使馆武官处介绍,参观了美军标准(MIL)的制订部门DMSSO,了解了它的机构、功能、制订标准程序和标准系统,以及取得与补充美军标准文本的途径,为日后我们学习美国军标、建立美国军标资料中心打下了基础。1980年秋他参加在英国举行的ISO/TC97/SC6标准会议,了解了ISO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标准的动态和操作过程。这些都一步一步地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打下了基础,并逐步建立起了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干部梯队。这项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广泛认同和落实。通过采用、研究国际标准,尤其是基础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不仅迅速提高了中国的技术水平,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技术,促进外贸,创造了条件。

推动发展我国敏感技术、组织敏感技术和传感器全国联合学术活动
  我国电子敏感元件,早在五十年代,即由715厂派到苏联学习的建厂技术人员回国后自行试制成功并投产.敏感元件早期仅作为电路补偿元件或恒温、恒压功能元件用.70年代,计算机技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磅礴兴起.测控系统通过敏感元件组成的传感器,以探测外界物理世界,并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但由于敏感技术未能与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得到同步、相适应的发展,以至国际上有识之士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呼吁加速发展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在元件界先辈陈克恭带领下,80年代初,以电子元件学会名义,为电子部科技委拟订“发展电子敏感元件”的咨询建议.1982年郭以述调元器件工业管理局后,继续了陈克恭开始的工作,组织了各部门、地区专家近60余人进行了调研,于1983年底提出“在发展我国信息技术过程中,敏感元件必须有与计算机、集成电路相适应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电子敏感元件的咨询建议.1985年,三委、一部、一办(科委、计委、经委,电子部和电子信息办)主持制订“信息技术政策体系”中,“传感器技术政策”(郭以述任副组长)亦作出同样结论:“传感器技术必须与信息技术中的其他技术同步协调发展”.专家提倡,国家重视,从而在80年代,我国广泛掀起了“敏感技术热”,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因而得到迅速发展.
  得到迅速发展的敏感技术,使仍作为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专业学会的敏感技术专业组,显得组织上不适应形势需要.为此,电子元件专业学会主任陈克恭和副主任郭以述商定,争取成立二级学会敏感技术专业学会.但由于与个别同志就是否将敏感技术专业学会分成元件敏感技术专业学会和器件敏感技术专业学会两个学会,或一个敏感技术专业学会分成元件部分和器件部分等组织原则问题存在着争论,致使敏感技术专业学会迟迟不能成立.最终推迟到1987年,在已故中国电子学会孙俊人理事长主持下,裁断成立统一的电子学会敏感技术专业学会,并于1987年10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敏感技术专业学会成立会议.会上选举郭以述为敏感技术专业学会主任.
  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1987年末,郭以述到杭州参加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成立大会.鉴于当时各部门、各地区在其所豁范围纷纷成立敏感技术的学术团体、组织学术活动,显示了一派兴旺景象,但也使一些知名专家疲于奔命、学术活动类多重复.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学术水平下降.针对此种情况,郭以述邀得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和航空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在会上倡议组织联合组织,进行敏感技术和传感器全国联合学术活动.此建议得到热烈支持,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翁史烈建议郭以述为主席.1988年4月由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专业学会主持,在京召开“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团体联合组织委员会”,决定了成立组织,并推选郭以述为主任委员,“组委会”挂靠在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专业学会.当时,参加的组织有三个二级学会和两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会议还决定,每隔一年召开一次“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以年号冠以STC为会议标志(STC`XX).1989年,第一次学术会议,即STC`89,由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专业学会主持(哈尔宾49所承办)在北京召开.嗣后,逐届由各组成学术团体轮流主办.截至2003年,已举办八次学术会议.随着学术活动的活跃,参加联合组委会的组成成员也已发展到九个全国性学术团体.郭以述在每次学术会议前,按轮值规律征询与会团体意见,在学术会议期间开联合组委会,确定下一届的主办团体.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的联合学术活动,得到广大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热烈支持,STC学术会议已成为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技术领域有影响的、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他通过联合组委会,在这个领域起到了团结广大专家、学者,活跃学术空气和组织推动作用.近年来,郭以述自忖年事已高,多次请辞主任职务.直至2003年STC03期间成员学术团体会议上,同意了他的辞请,并选出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宋宗炎名誉委员继任联合组委会主任,使郭以述辛勤耕耘、历时十六年的敏感技术和传感器全国联合学术活动得以继续.

信息化时代,为使传感器网络化,及时跟踪网络接口标准
  郭以述于1982年参加IEEE,为高级会员.2003年IEEE授予他为终身高级会员.1994年,他接IEEE邀请,参加IEEE和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联合组织的“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准制订工作.1995年春,他藉赴美探亲之便,参加了在波士顿召开的IEEE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准制订会(WORKSHOP),了解了标准制订情况,收集了历次会议文件,并和该项目负责人建立了个人关系.通过参加IEEE/NIST会议,和对标准制订的跟踪了解,他深感此项标准在以计算机网络化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必将对传感器接入网络、发展测控技术起重要推动作用.参加会议之后,他向中国电子学会的汇报转到电子部领导,立即得到部常务副部长刘剑峰的肯定,批示列入“九五”计划(后来未得到基础产品司的安排、落实).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准经IEEE/NIST努力,分成两个独立部分,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由IEEE批准、发行.“接口”应用了当前先进、成熟的技术,用通用元器件组成,每个接口可将多达255个任意的传感器或执行器经模/数转换后、按网络协议接入所联接的网络,从而组成全分布式测控系统.由于接口对传感器和网络是通用的、应用便捷(即插即用)、价廉物美,消除了生产、使用时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应当会得到广泛应用.
  80年代,郭以述呼吁发展敏感技术,他今天正力争在其有生之年,为迎来“网络化传感器时代”而努力.1999年末,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计算机室根据他的请求组成此项国际标准评价的研究小组,成员除他和该所计算机室主任及有关技术人员外,尚有企业、软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北大计算机系教授共十人,对此项标准的文本(共450页)进行了重点翻译,消化了文本涵义.课题组终于在2001年10月得出统一结论:“认为IEEE的标准网络接口,是对网络、传感器的通用接口,成本低、应用方便,使用它组成网络测控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测控技术水平.在以计算机网络化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建议“等同采用IEEE1451为我国国家标准”,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敏感技术在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由于敏感元件在此其期间由机电型向电子元件型和半导体型迅速发展,相应地在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了敏感技术分会.1987年电子部撤消元器件工业管理局时,行政上继续由基础产品局元件处主管电子敏感技术,推动了电子敏感技术的发展.1988年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合併,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时,曾有将两部分管的电子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合在一起,成立一个统一的处的意见.但遗憾得很,没有被机械系统主管传感器的处所接受,最终导致分道扬镖,分由工业部的两个处分管.以至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行政部门统一主管敏感技术和传感器业务.在此其间微电子与基础产品司元件处领导下,组织了有关专家和企业领导,对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发展进行了规划,虽经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提出了发展规划,按地区和产品的类别提出组建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发展、生产基地,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尚未搞活,又无国家投资倾斜,仅凭政府主管指点,终致未能形成气候,历经数年奔波,劳而无功.这使作为主要参与者的郭以述感到非常遗憾!
  21世纪到来,国家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政部门主管敏感技术和传感器业务,从政策上引导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在经济上,传感器所占比重很小,产业也难以形成规模,这个矛盾需要我们解决,也正是郭以述忧心之处;另一方面,在技术上,当今信息时代,测控系统的网络化亟需标准化网络接口,这是他至今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使其实现的。

撰写军工电子发展史元件册
  1986年,在元器件工业管理局后期,军委指令电子部编写军工电子发展史,部领导指定郭以述负责编写其中的元件册,由部基础局协助,组织有关厂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编写。经统一编审协调后,直至1996年,历时10年完成了《电子元件册》全册编纂。郭以述获“中国军工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通报表彰”(电子部共10人)。军工电子发展史中,他和陈克恭因对电子工业的贡献同被列入《军事工业·电子册》中的人物篇,著有小传。
  郭以述除担任行政职务外,还曾先后担任过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组成员、部科技委委员、局科技委副主任、局及所高级工程师评审组成员和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元件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名誉委员、敏感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北京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和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和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多年来,他著有有关发展电子元件、电子敏感元件和传感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等论文多篇,分别刊载于有关论文集及报刊。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名人录编纂组织虽曾要求将他的名字载入各名录,他均以自己贡献微薄为由而未作回应。
作者:赵光云

简历
1922年7月2日 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西上饶。
1942年夏-1946年夏 就读于抗战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士学位。
1946年夏-年末 任重庆化龙桥电信修造厂、北平分厂技佐。
1947年春-1950年春 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助教。
1950年-1954年9月 任北京市电车公司供电科秘书、工程师,发电厂秘书、厂长。
1954年9月-1964年4月 任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总设计科科长,一分厂总工程师,联合厂总设计师。
1964年4月-1974年3月 任国营718厂副总工程师,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下放劳动,1973年10月复职。
1974年3月-1982年6月 任第四机械工业部标准化所副所长、总工程师,中国标准化协会委员。
1982年6月-1986年11月 任电子工业部元器件工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
1986年1月-1988年2月 任电子工业部基础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8年2月 离休。

主要论著
1.郭以述 论电子元件制造自动化(1964年“电子技术”)
2.郭以述 论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1982年“标准化通讯”)
3.郭以述 论电子元件的发展和展望(1985年南宁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
4.郭以述 电子元件(1985年福州福建电子学会学术会议)
5.郭以述 电子敏感元件---敏感技术的基础(1986.7.29.中国电子报)
6.郭以述 关于发展敏感技术的几个问题(1987年黄山三委一部一办传感器技术政策论证会)
7.郭以述 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发展战略(1989.12.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基础产品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研究报告)
8.郭以述 信息时代的传感器(1994.3.25.中国电子报)
9.郭以述 重点发展灵巧传感器是信息时代的需求(“电子展望与决策”1996年第2期)
10.KuoYi-shu,HeYin“NetworkedTransducer---TheNewEpochofTransducer”(1986.6.Wu-han,Inter-nationalTransducerConference)
11.郭以述 网络传感器---信息采集的新时代(1996.6.中国电子学会六届年会
12.郭以述 网络灵巧传感器是敏感技术的新时代(1996.7.24.敏感技术学会气敏分会昆明会议,“云大学报”刊登)
13.郭以述 网络化传感器(1998.4.30.“电子产品世界”)
14.郭以述 网络化信息时代的传感器(1998.9.22.敏感技术学会成都会议)
15.郭以述 敏感元件和传感器(2001,6.中国电子学会七届年会)
16.郭以述 传感器的网络化时代(2001.3.7.北大嵌入学术会议)
17.郭以述 传感器网络接口的标准化(2002.11.6.敏感学会应用分会展览馆会议)
18.郭以述 我们为什么要采纳IEEE1451(2002.12.8.课题会议北大计算机系会议室)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罗沛霖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 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88-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