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冈(1928- )
陆景冈,土壤地质学家。土壤地质学科创始人之一,首先提出最新地壳运动(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发生、发育的关系,以动态观点研究土壤形成过程。
陆景冈,1928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平江府街。陆景冈5岁丧母,兄妹二人由姑母抚养长大。
陆景冈自幼聪颖睿智,1933年人南京夫子庙小学,两年后因成绩优秀,获嘉奖,并跳级升班。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时,举家避难于南京城西长江中的沙洲一一江心洲,也因此失学两年。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仇大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1940年,他以第一名成绩小学毕业,并考入南京市立第一中学,1946年又以成绩第一完成高中学业,同年秋考入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系。并在年满18岁的人生转折点上,他选择了地政系作为起点,这也决定了他以后数十年密切大自然的道路。并在这条道上有幸得到多位土壤学界前辈的培养与教诲。
1948年随蓝梦丸老师学习土壤学,到野外观察土壤剖面,又随黄瑞采老师学习水土保持学。1949年政治大学解散,秋季考入金陵大学农学系土壤组,仍得黄瑞采老师指导,学习土壤学;1951年暑假,随沈梓培老师到安徽大别山佛子岭水库上游进行水土保持的土壤调查。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合并,陆景冈进入新组建的南京农学院,1953年从南农土壤农业化学系毕业,分配到浙江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教研组任助教。1955年派遣陆景冈到北京农业大学及北京大学进修,得刘海蓬老师指导地质学,并聆昕杜恒俭老师讲授第四纪地质,同时参加苏联专家主持的京郊和黑龙江等地的土壤调查实践。1956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进修一年,受业于郭令智老师,还同时在该校地理系进修地貌学。为重建土化系,浙江农学院特聘俞震豫教授来校执教,他长期从事土壤调查研究,极具生产实践经验,1957年陆景冈随俞老师赴浙西搞低产田改良,跑遍各大回颐,在土壤教研组内与这样一位同专业的前辈朝夕相处,切磋学问,受益匪浅。由此可见,陆景冈在大学期间和工作之初有那么多土壤学界前辈为其穷实专业基础再经自身数十年刻苦钻研,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则是事业发展的必然。
1957年陆景冈为土化系重建后第一周本科生讲授’《普通地质学》并指导有关实习,1958年承担了《土壤调查与制图》教学任务。
1958年全国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陆景冈负责指导浙江省东阳县普查工作。至1959年浙江省各地在普查中采集的大型整段土壤剖面标本汇集到土化系,数量达1300余个,经精选具有代表性标本300余段,配以详细说明及阁表,分类放置在新建的“土壤标本陈列馆”内,陆景冈为第一任馆长。在馆内另设专柜陈列各类矿物、岩石标本,其中不少是陆景冈亲自在野外采集的。此后,通过与外省交换或亲自采集,配齐了全国各土壤带具有典型性状的土壤剖面标本,规模宏大的土壤陈列馆,当时被业内人士誉为“远东第一”。该馆为本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直观教学场地,还接待过20余国外宾和国内大批同行参观。80年代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陆景冈为华东技术顾问组成员,参加了浙江省30多个县市单位的土壤普查成果验收和土壤志的审稿。陆景冈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发表了多篇在指导生产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论文,如与水稻生产有关的《红壤水稻’土耕性与黑根黄叶问题》,与茶叶生产有关的论文13篇,与桑园生产有关的论文8篇等。
“文化大革命”后,土化系恢复招生,陆景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相继开设:《土壤地质学》、《土壤地理学》、《土宜学及土壤野外工作法》等课程。共培养研究生8名。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应沪、豫、闽等10余省市邀请讲学,并于1986年受聘为江西农业大学兼任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景冈9次出席有关土壤、地质的专业国际会议;连续4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土壤地质学课题;任中国土壤学会首任土壤地质学术组组长并连任共8年。现为国际古土壤委员会中国土壤地质工作组主席。数十年来,陆景冈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与其他同行联合编撰适用于土化专业教材《地质学基础》,共编辑《土壤地质》论文集9辑,已出版个人专著《土壤地质学》和《旅游地质学》。共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及省级学术奖等10余项。
倡导新分支学科一一土壤地质学
陆景冈经数十年研究,确认“土”与“地”不可分割,土壤与地质二者结合研究后就能获得新的发现和成果。因此,在土壤学与地质学之间必须建立一门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一一土壤地质学。经陆景冈倡导,得到土壤学界老一辈专家们及全国同行的支持,在土壤学会里创建了“土壤地质学术组”,正式成为土壤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每两年一届的研讨会,至2009年已开了11届,共编辑出版了9册《土壤地质》论文集,《地球科学大词典》从中搜集并引用有关土壤地质学词条有10万字之多。陆景冈对土壤地质学这一门新学科的突出贡献在于:以地质学的新构造运动观点去研究土壤的发生和发育、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从而在生产实践中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提出地球内力作用影晌土壤发育的学说
陆景冈研究发现BB.道库查耶夫创立的五大成土因素
(气候、地形、生物、母质和时间)学说,贡献虽大,但仅着眼于地球的外营力,如考虑地球的内营力,则成土因素可有全新的内容。首先地形与母质随着地壳升沉而变;生物气候带随构造运动而变(土壤垂直分布是最好的说明);时间因素与内营力结合也不仅是一般成土作用的加深与否,而意味着地质环境变化与诸多成土因素的演化,可以说这是成土因素学说的一项革命。因为它以动态、观点研究原来静态的成土因素,有了质的飞跃。给道氏成土因素学说作了重要补充口陆景冈研究发现,按新构造运动观点,红壤剖面中的地下水位常常已经在地壳上升时下降转移,那是成土因素作用空间变化的结果,对此悬疑,给予一个圆满的答案。又如在长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区,土壤中常有黑色腐泥层、黄色氧化层、白色漂洗层,以及青色还原层的多次叠压覆盖,这实质是地壳多次下沉、多次成土过程的产物而已!
陆景冈从新构造运动观点又引申出几项重要理论:
(1)土壤剖面重叠论。因环境变化,土壤剖面上常重叠有不同阶段的发育形态,由此澄清了不少疑惑。例如,明明是地下水位以下,却偏有地下水中不能形成的柱状结构或铁锤结核;明明是干旱少水土层,却有湿润时方能形成的古老腐泥层等。用此理论解释,问题就迎刃而解。
(2)四度空间土壤分布学说。指土壤分布受经度、纬度、垂直高度及时间四方面的控制。每种土壤都可按此在特定坐标上找到适当的位置。而这几项都直接或间接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如我国红壤带位置较世界各地偏南,是青藏高原新构造抬升影响了气候带所致;我国东部土壤呈南北条形分布,是新华夏近经向的构造体系,在新构造期间又有了明显发展。垂直高度与时间进程的新构造期间演化就更易理解。应用土壤四度空间分布学说,就能使地表形形色色土壤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3)古土壤普遍存在说。因地表环境在不断演化,真正在现实环境中发现的土壤,未经改变的,可能只是极少数。陆景冈认为:古土壤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是痕迹保留的程度与能被识别的多少而已。
阐明红壤的分布规律
60年代中期,陆景冈首先阐明发育良好的红壤(网纹红土最具代表性)恒位于新构造运动轻微上升的升沉过渡区,通称“低丘红壤”。具体地讲,这些红壤多分布于构造盆地内的低丘上,或河谷两侧及山地外闹。在海湾周边或面海缓坡地的红壤,也有相似分布,只是地壳略有下沉。我国华南有大量“红色盆地”,以其中多红壤与紫红砂岩而得名,是红壤的主要分布区。这些盆地的分布与数量,也标志着宏观上红壤的存在状况:在新构造运动上升强烈区,盆地小而少(因长期侵蚀),下沉强烈区,盆地少或不出现(因被埋藏)。只有中等抬升区,盆地分布多而面积大。如江西的吉泰盆地、浙江的金衡盆地等都是口我国华南的红色盆地,除四川盆地属早期形成的沉降带外。大半集中分布于云贵高原及长江三峡以东和浙闽丘陵以西,这正是李四光先生所指的“新华夏内向斜”,是因太平洋方向挤压力而产生的第二沉降带。
红色盆地内的红壤,一般仅分布内圈的低丘上,近外围是紫砂土高丘,盆地中心则为最新堆积的冲积性土壤。其间比例依构造运动性质而定。
垂直分布上,红壤可因构造抬升至海拔高处,如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等,都达1000余米,云南昆明达2000余米,青海-黄河源及西藏更可达4000米以上。这些习称“高山红壤”。反之,红壤也可因构造下沉被埋藏于深处,如长江或珠江三角洲都可存在于数米、数十米乃至数百米以下。
此外,各地红壤可因红化发育程度而不同,这与它们经历的第四纪冰期次数、早迟及其后的新构造运动有关。陆景冈的这些研究成果,有很多已经美国、日本、澳洲、非洲等多国资料验证,具相当的普遍性。
以上述红壤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各地红壤状况,陆景冈将中国与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划分成4个红壤分布带,向南而北依次特征为:①红化较深,连片出现(即传统的红壤带);②红壤连片较差,和黄土交错分布;③面积更少,但还不时有红白网纹层;④红化较弱,零星分布,无网纹层。几个土壤带大致平行,似反映着古气候的差异。经研究发现该土壤带垂直前方,东南正对太平洋,垂直后方,西北则正对欧亚大陆。所以它应与最强劲的季候风密切相关。
在东亚红壤分布带的研究中,他得到有关古红土的启示有三:首先各带中红壤分布状况的一致,就暗示着古红土(红壤)的普遍存在,包括我国华南,值得研究;其次,日本向本州至北海道的大部分红壤,可以肯定都是古红土(20世纪后期还有不少人持有异议);第三,我国为何越出红壤带向北,还有大面积茶树栽培,且其中不乏名茶,应确认为都是古红土存在的作用。
新构造运动多方面影响土壤的研究
陆景冈通过亲自考察的大量资料研究后认定,新构造运动对土壤影响面最广的是:对地区性土壤的控制。例如云南省自南部河口向北,经昆明、丽江,直至中甸(香格里拉),古红土分布的海拔从700米升至3400米,而年均温与年降水都大大降低,纬度也升高5.3度,这与红土发育于湿热环境的常理不符,主要因新构造上升量从<1000米至>4000米所致。山东省北偏东方向的沂沫河大断裂,将全省分为两部,胶东棕壤连片少褐土,而鲁西有大片褐土,棕壤较少,也是两侧新构造上升量不同造成。浙江省杭州地层分布受制于构造轴向北偏东的倾俯向斜层,;民马蹄形露头从西南至东北,因新构造运动从升至降,依次分布着石英砂岩、石灰岩与页岩、古红土及滨海沉积物,所成土壤亦各不同。福建省几乎大部县城都分布于小型红色构造盆地内,城边都是新构造运动相对下沉的红砂土。
在李四光先生对山字形构造的泥板滑动实验的启发下,陆景冈理解到地壳的柔性运动,其重要发现是:①青藏高原整体上升,地壳表层向周边带的柔性推挤,印度板块与塔里木地块的南北二面限制,以及两个砾柱(南迦巴瓦峰与南迦一帕尔巴特峰)的作用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是:高原呈横置的椭圆形,高原周边出现不少推挤出的高峰,三个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群的出现,还有耸立超群的帕米尔高原等现象。从而使高原有内、中、外三个圈域,其中有不同的环境条件。②云南省西部云县附近有来自西面的一股强大推挤力,造成地层走向线明显东突,前方正是被推挤出的无量山主峰。③台湾省东部花莲附近曾有一股来自东南的动力向西北推挤,造成该岛地层南北的不连续,且受力最强的地层,呈新月形向西北弯曲。以上诸例都直接影响着土壤分布。陆景冈在很多省区或县区都发现过地质构造变动影响成土母质或地形的实例。
陆景冈还研究了新构造运动和水土流失的关系,据国家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河流输砂量(t•kin-2•a-1)>l000的地区集中在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线以北(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东缘宏观地形的第二梯级上,还有燕山和泰山的强烈上升区等。以上这些构造因素几乎都是新构造运动期间发展起来的。
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三结合成绩斐然
土壤结构的形成与实践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陆景冈在室内模拟,做出了与田间完全相似的土壤片状结构,由此证明因地表的干湿变异导致该结构形成。继以大量试验及田间调查,详细分析了该结构的形成条件,给地面结壳对生产影响,做了阐明。论文被选中提交1956年在巴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土壤学会。1978年后研究红壤结构,重点解决该结构究竟是否良好?因历来文献中对此存在着好与坏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研究证实:红壤有发育良好的水稳性结构,但不是由腐殖质胶结,其胶结物是氧化铁铝凝胶,在一般新垦红壤上,这种结构十分牢固,状如砂粒,故又称“假砂”。它构成红壤剖面上层的“疏松层”,利于作物发根生长。他发现红壤上有一批地下结实的作物,特别适宜,如番薯、花生、萝卡、蕉藕等,就是得益于这种结构。试验证明:当氧化铁铝凝胶胶结剂一旦因还原作用或整合作用,遭到破坏解体,“疏松层”便消失,土壤也趋于板结。如辟为水稻土,常十分糊烂,其原因在此。试验中还看到:铁与铝被游离的数量愈多,结构的破坏愈大。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若干合适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水稻黑根黄茵的防治)。并找到施用饵肥对这种水田的增产,特别有效。
(l)土壤地质学研究与茶作生产相结合。经陆景冈研究,发现浙江省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石英砂岩、花岗岩及片麻岩等,它们被两条北偏东方向的地质深大断裂分隔为三区,即:浙西北多石英砂岩区、浙中自龙泉至遂昌和绍兴一线多片麻岩区、浙东南近海多花岗岩区,每区各有特点。名茶多分布于强烈上升的山区和沿海升沉过渡的低丘陵区,局部看,附近多有湖、海等大水体的云雾湿气。各类母质中与茶品质有关的元素有:高硅、高御、低铁、低铝、低钙、低矮、低锦以及砂壤土质地,都有利于茶品质的提高,反之则对品质不利。玄武岩、石灰岩和第四纪红土等母质都难以生产出优质茶。这些规律已通过浙江省大量名茶样品分析与调查,得到验证。名茶狮峰龙井就是一个著例。在茶叶品质方面,检测了水浸l±I物、茶多盼、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均为各该项总量)等5项,指标经综合分析,显然可分几个等级,能与上述母质优劣印证符合。此外他对茶园土壤的结构、湿害、开垦后的水热状况、古红土的影响等都做了专门研究。
(2)研究桑园土壤地质指导生产。在低丘红壤上研究了栽桑的缺钙、土质过酸与过毅等问题,从不同土层的温度和含水量及坚实度出发,提出地面加土的好处与必要的措施。在河谷地区,找到不同土壤类型与桑树生长差异间的系统变化,从而为采取不同管理措施提供了土壤学理论根据。在水网平原地区,找到栽桑时填方、挖方和使用壮苗、弱苗之间的联合效应与规律,还发现填塘土层效应和气候间的关系等,使这一地区栽桑的理论有了进步。工作中收集过浙江省全省的桑园土壤样品,做了酸碱度和有关地质背景的分析,并提出:酸碱度与桑园高产的关系,有关标准与日本差异的原因,酸碱度的演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桑园生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执着追求永不止步
自1953年到浙江农学院执教至今已50余载,陆景冈在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一贯勤恳工作,刻苦钻研,做事执着专-,沿着既定目标行进,直至取得成功。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大多人不愿承担农业院校的地质课教学,认为非重点课出路有限。而陆景冈则按教学需要,毅然接受任务,并努力根据农业院校特点,将地质与土壤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终于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一一建立了土壤地质学科。工作之初,浙农土壤教研组仅有3名教师,陆景冈一度担当起全校六七个班级的土壤学实验和辅导任务。为了收集教学标本,有时一人肩负巨石下山。一次在黑龙江东大荒采集大型白浆土整段剖面标本时,一人无法搬运,只得恳请一位热心同行,抬着标本在无路的荒地里走了好几里路,极其劳累,途中两次躺地休息,方勉强运回驻地,现仍保存在校土壤标本陈列馆内。为了钻研中医针灸疗术,陆景冈利用空暇与休息时间,跑遍杭州各大医院针灸科旁观学习,经医生同行指导,学得针灸技术。此外,陆景冈对乐器L二胡则情有独钟,且专门从师学习。二胡成为他一生中最佳的精神伴侣,并助他走过了坎坷10年的“文化大革命”。
陆景冈在山水之间长大,喜欢“游山玩水”,平生仰慕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酷爱专业考察旅游。数十年来,从东部海岛到新疆戈壁大漠腹地,从海南到黑龙江;上至帕米尔高原及海拔5082米的巴颜喀拉山口,低到一155米的艾丁湖畔;特别是浙江省境内各县区和海拔1921米最高峰黄茅尖都留下了陆景冈的足迹。多年跋山涉水、野外考察,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以文字记录其成果,汇集成百余篇论文并出版了《土壤地质学》和《旅游地质学》两本专著,供献给世人。陆景冈的个人文集也正在整理编辑中,即将出版。
老骥伏橱,壮心不已。他正筹划台湾之行,以完成“走遍全中国” 的凤愿。
(胡景虞)
简历
1928年8月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3年 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后更名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
1953年至今 历任浙江农学院(后更名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土壤地质学教授。
1955-1956年 在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进修土壤调查及第四纪地质学, 又在南京大学进修地质学与地貌学。
1957-1959年 参加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筹建“土壤标本陈列馆”,任第一任馆长。
1971-1974年 借调浙江农大蚕桑系,进行桑园土壤肥料学工作。
1980-1985年 参加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任华东顾问组顾问,在浙江省全省万里土壤路线考察中,担任全程讲解。
1986-1988年 主持召开全国首届土壤地质学术研讨会, 被选为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发生和土壤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土壤地质组组长。应聘为江西农业大学兼任教授。
1993-1996年 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发生和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继续兼土壤地质组组长。被聘为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98年 参与主办甘肃兰州的国际古土壤学术研讨会议,被选为国际古土壤委员会中国土壤地质工作组主席,任职至今。
2000年 被聘为《地球科学大词典》土壤地质学主编。
主要论著
[I] 陆景冈.土壤的干湿变异与片状结构的发展. 土壤学报, 1 957 ,5 ( 2 ) : 1 75一1 86.
[2] 陆景冈.浙江省新地质构造运动与低丘红壤形成及分布的关系. 土壤学报, l 965 , 13 ( 2 ) : 161 -169.
[3] 陆景冈,屠骊玉.浙江省桑园土壤酸碱度的初步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1974 ( 4 ) : 40---4 7.
[4] 陆景冈.新改红黄壤水田的土壤耕性和水稻黑根黄叶问题.土壤,1975 (3) : 113-119.
[5] 陆景冈,屠骊玉.还原性处理对红壤性稻田饵素营养状况的影响.土壤, 1978 (3) : 78- 81.
[6] 陆景冈,红壤结构性的田间观察及初步分析.土壤学报, 1979, 16( I ) : 63一-69.
[7] Lu Jjnggang. Effects of neotectonic n1ovmenl on development of paddy soilsin Chan包jiang Delta.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Paddy Soil, 1981 ,p. 454- 460 Science Press , Beiji吨, Spinger -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Ne\\' York.
[8] 陆景冈.长江三角洲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发展的关系. 土壤学报, I 982 , I 9 ( 1 ) : I - 12.
[9] 陆景冈.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评B. B. 道库查耶夫的成土因素学说. 土壤学报, 1 985, 22 (2) : 203- 207.
[10] 陆景冈,娄国强,何振立,等. 红壤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在土壤分类上的意义. 土壤学报, 1986 , 23 (3): 212- 2]9.
[11] 陆景冈,吴次芳. 舟山群岛北部的地理环境与黄棕壤的形成一一兼论新构造运动影响及红壤带的北界问题.地理学报, 1989 , 44 ( 3 ) :353 一-3 62 .
[12] 陆景冈.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东亚红色古土壤( I ) . 土壤学家,1990 , 34 ( I ) : 81-87 (日文期刊, 营野一部译)
[13] 陆景冈.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东亚红色古土壤( II ) . 土壤学家,1990 , 34 ( I ) : 88-91 (日文期刊,营野一郎译).
[14] 陆景冈,李健.名茶狮峰龙井形成的地质背景.土壤地质(一),1992 , 233-236.
[15] 陆景冈,毛东明.河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发育.见: 土壤地质( 二),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3: 105- 109.
[l6] 陆景冈.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土壤形成与发育的时空概念.见: 土壤地质(四),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5.
[17] 陆景冈.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剖面重叠(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见:土壤资源环境研究.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252一271.
[18] 陆景冈,唐根年,吴次芳,等.从新构造运动观点论地表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发展,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3): 123-126.
[19] 陆景冈,唐根年,毛东明,等.地质因素影响下低丘茶园土壤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茶叶, 210(),8' 34 ( 3) : 160-1162.
[20] 陆景冈,唐根年,毛东明,等.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茶叶, 2009 , 35 { 1): 19'- 21.
[21] 陆景冈.土壤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祉; 1997 , 2006 ( 2 版).
[22] 陆景冈,等.旅游地质学.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1刷
[23] 陆景冈.陆景冈土壤地质学文集.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壮, 2010.
来自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农学编 土壤卷3 》 - 周健民主编 2013, 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