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初(1926年2月-2020年12月)
马本初,马寅初三子,1926年2月出生于北平,1948年浙大机械系毕业。于2020年12月30日在京逝世。作为中国人民抗日老战士,2015年共和国颁发给他“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马本初投笔从戎、勇赴国难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他进入浙大读书的前期。
马本初在1927年6月随马寅初由京赴杭州,在浙水之滨度过了童年,1938年1月,因避战乱举家迁往重庆。
1944年,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盟军节节胜利;在中国抗日战场,日寇困兽犹斗还在做疯狂的进攻。他们扼守滇缅公路要冲,妄图阻止中国远征军通往印度洋的生命线,又在黔西一线大举猛攻,企图打开西南大后方的最后一道防线,突击陪都重庆,进而控制通往南洋的陆上交通,让在中国内地与南洋的日军相互策应,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面临最后的艰难局势。
1944年冬,美军派遣第14航空队,持续轰炸日军前沿阵地和后方机场,又派出军事顾问和技术保障人员深入抗日前线支援中国军队。鉴于提高中国军人素质的紧迫性,国民政府号召青年学生从军抗日,入伍后可参加十万新式装备和训练的青年军;可前往英美等国进行现代化空军和海军的学习培训;可立即分配到军事部门担任翻译,协调中美军事人员的作战配合。
当时年近19周岁的马本初正就读重庆大学机械系二年级,长期受到“祖国高于一切”和“精忠报国”家训熏陶的他,听到“一寸三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热血沸腾。在乃父马寅初的赞许声中报名参军,与大后方数万名大学生经考试后,被国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录取为译员。在民国三十四年一月十六日《中央日报》公布录取名单的通知中,说明将派车送译员去昆明受训后分配美军处工作,规定自1月18日至20日报到,食宿由外事局供应发给赴昆旅费。
马本初学长对70年前参军往事的细节记忆犹新。他在报到后领到了军服和印有姓名、年龄、职务等内容的布质“符号”,缝在军装左前胸部位,“符号”是黄色边框,表明这批译员是校级军官。
马本初是昆明第六期培训班学员,于1945年1月22日星期一清晨与同批学员数百人分乘美军十辆大卡车从重庆出发,行驶4天到达贵阳。稍事休整后继续行驶5天,在2月2日安抵昆明。因为马本初学习一贯刻苦勤奋,各科和英语基础扎实,马寅初每每检查子女的学习成绩单,马本初通常都是免检的。所以培训班开班两周后,教官认为他的英语翻译水平已能够胜任工作,而让他提前结业,转到小石坝机场进行专业科目的训练,其中有地空联络,是对敌攻击;空中和地面搜索,是一旦飞机失事后迅速对飞行员救援。训练结束后,马本初和5名军官被分配到美军第14航空队,派遣至王耀武任司令官的第四方面军担任陆空联络任务。当时,第四方面军扼守湘西一线山区,迎击日军向西部的进攻。湘西会战,是抗日正面战场对敌反击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
马本初等6名译员领取了钢盔、吊床、睡袋、电筒、水壶饭盒等战时用品,乘一架美军运输机由昆明巫家坝机场出发飞抵湘西芷江机场。芷江机场离前线最近,驻扎的第一中美混合航空大队,由中美两国空军组建,主要战斗机型是P-40型野马式和P-38型黑寡妇式。译员们在机场招待所休整待命。数日后,上级决定译员中5人分赴前线的18军、73军、92军、94军和100军,1人留机场担任中美陆空联络组翻译。在决定谁留机场时发生了感人的一场“争执”。留在机场人身相对安全,因此5人一致推荐云南籍的李维恭留下,因为它是李家独子,大学刚毕业,参军时新婚,尚未度完蜜月。不料李本人坚决要上前线,大家争执不下,只好用抽签方式决定。结果李维恭终遂己愿。令人悲痛的是他不久便壮烈牺牲。马本初被分配至18军18师,他们5人由吉普车送至安江的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和美军顾问团所在地。向顾问团司令官KING上校报道后,马本初见到了联络小组的其他成员,分别是组长、空军少尉WINEMAN和两位美军一等兵,其中一人曾担任某市政府秘书,一人是意大利移民,二人负责对空联络时手摇发电机操作,保证步话机正常通讯。四人汇合后,联络小组即向前线战场出发。他们带着步话机,发电机等军用设备,乘民用木船沿阮江而下,三日后到达大江口,换乘美军中型吉普行驶约4小时抵淑浦镇。在行驶途经较大的乡镇和码头时,能清晰地听到前线战况的广播,令人感到距前线越来越近。淑浦镇的乡间小路无法行车,四人只能步行。他们请农民挑着设备和行李,先到18军军部,向胡琏军长报到后,继续在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共计走了五六天终于到了18师师部。覃道善师长分派联络小组进驻距日军阵地最近的一个团部。当时日军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无力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敌我双方的几十万军队,在湘西峰峦起伏的高山密林中,各自占据着不同的山头,隔谷胶着对峙,时有山头的争夺,战争战斗,战斗人员都置身对方火力的射程之内。特别是夜间,双方都互摸山头,如得手则将对方消灭或击退。反之则紧急转移。
马本初四人驻守团部,每日与从芷江机场起飞对日军攻击的战斗机联络,团长根据敌情确定攻击方案,由马本初译告美军联络官,通过电台指挥,校正攻击目标。他们在山顶开阔地带铺着标有指示箭头的白色长布幅,让飞行员在空中对攻击方向能清楚明白。每天趴在前沿阵地上用望远镜观察和确定日方目标时,望远镜片的反光极易暴露自身位置而引来日军机枪的扫射或被击中。这是最危险的时刻。那位坚持上前线的战友李维恭便是这样牺牲的。
在天气适宜时,我方每日每次4架战机,由中美飞行员驾驶轮番攻击日军目标。包括敌指挥所火力点、军需弹药集结处和骡马运输给给养队,切断敌军的物资补给线,对战斗的胜利意义重大。持续的空中攻击每天都有战果。在这个时期,没有日机出现,也没有发生空战,说明中国军队掌握了控制权,我军士兵士气大振。在与日军作战的几个月中,马本初对两件大事记忆深刻。一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三位美国军人神态严肃,沉痛地笔直站立致哀,表达对他们领袖的尊敬;二是苏军攻克柏林的消息传来,我军阵地欢呼雀跃。
抗战胜利后,马本初由军队复员,他们团长送给他缴获的一面日军军旗作为对并肩战斗战友的情谊纪念,这面A1幅面大小的太阳旗上,标有日军番号和这支军队几十个日本军人的签名,缴获这面军旗,说明这支日军的覆灭。马本初把这件胜利品和战时戴用的钢盔一直保存到1966年。
按国民政府规定,学生从军可保留学籍,承认学分,所以马本初复员后回到重庆大学继续学习。1946年4月,马寅初先行离重庆回到杭州,马本初则等到六月份重庆大学三年级结业考试结束后,才与几位同学结伴返杭。一路上搭汽车乘火车,走走停停,险象环生,苦不堪言,这样走了三个星期才抵达杭州。后转学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于1948年夏毕业。1949年5月,杭州解放,马本初参加了杭州市军管会工矿厅生产经营管理处的工作,负责接收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并对其改造。后在纺织工业部情报研究所工作。
桃李三千,缅怀浙水。在浙大母校120周年华诞之际,90岁老人马本初学长十分怀念培养他成长的浙水之滨的母校。在他进入浙大之前的这段抗日从军的经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而献身的精神,母校当欣慰而引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