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

黄云,男,籍贯江西宁都县,1965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一1999年6月,在江西省环科所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主任、主 任、所团支部书记、所长助理。1995年4月任副所长。 1997年7月公派赴日本冈山研 修。 1999年被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在所期间,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治理和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承担科研项目8项,其中《江西省酸沉降 规律研究》属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该课题获199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 二完成人)。省级重点项目有:《稀土塑料稳定剂的研制》、(Ca纤厂高浓度含锌废水处理 工艺》、《江西省乡镇企业污染源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等。在江西乐平市、大余 县和浙江杭州市等地,从事《从钨渣中提取高纯氧化钪》和《稀土塑料稳定剂的研制》研 究成果推广和转让工作,完成环境工程设计项目20余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25项。在 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1992年、1998年、1999年被评为局(厅)直先进工 作者,1994年被评为省直优秀团员。
1999年初任省环保局驻婺源县溪头乡包乡扶村工作组组长。在婺源县工作期间,工 作组利用当地优良的生态条件,开展茶园科学实验,成功地引进“猪一沼一茶”生态模式, 推动了当地有机农业发展,为贫困山区拓展了一条脱贫之路。工作组获得江西省包乡扶 村先进工作组称号。
1999年7月,调任江西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积极推动中心制度化和正规化建设,组 织起草《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等各项规范性文件。作为主 要骨干参与《赣江流域环境遥感与数字化环境管理研究》前期工作。
2000年获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同年11月,调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工作,任 办公室(宣传法规处)主任(处长)。 2001年9月,参加省委党校第35期县处级干部进修 班学习,并参加南昌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2002年获省直机关新形象楷模称号和省直机关 第四届“省直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02年12月,任江西省环保局副总工程师,兼江西省环科所所长、所党支部书记 (至2003年6月)、江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 目《赣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参与组织《江西省十一五环境保 护规划》编制工作。 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参加省委党校第2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 班学习。 2004年获首届江西优秀青年学者称号,当选江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2005年9月,任江西省环保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兼江西省环科院院长、江西环保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年12月,调省环保局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兼人事教育处处长。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储能技术、燃烧技术、反应过程在线测量等研究工作。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2004年5月在中科院理化所获硕士学位(导师:罗二仓研究员),2008年12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Albert Ratner教授)。2009年-2011年分别在美国佛蒙特大学(合作导师Jeff Marshall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系做博士后(合作导师C.K. Law院士)。2011年-2013年曾担任佛蒙特大学‘燃烧过程’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应用’等课程任课老师。2012年加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73计划子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以及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合作撰写专著章节1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激光测量技术应用于反应系统中流场、温度场和化学反应场的耦合研究;燃烧动力学;储能技术与过程。   

教育背景:
  2004年-200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机械与工业工程系,获博士学位,研究内容主要为预混燃烧的稳定性和火焰激光测量。2001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能源工程系学士学位。
职业背景:
  2010年至201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为液滴燃烧,混合生物柴油液滴燃烧和烟灰生成实验研究。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进行博士后研究,内容为表面颗粒在受限射流场中的迁移规律,以及藻类在涡流场中的生长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