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邵象华.jpg|150px|thumb|right]] | |||
邵象华(1913~) | 邵象华(1913~) | ||
<br>邵象华,冶金学家、冶金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设计并主持建设了我国第一座新型平炉。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鞍钢恢复生产和建立技术管理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开发了超低碳不锈钢、含稀土和铌的钢种及新型合金的生产工艺,创立了从废钢渣和铁水中提取铌的独特工艺,开发了用氧气转炉冶炼中碳铁合金、转炉炼钢底吹煤氧等项重大工艺,并开展了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钢铁科技进步和钢铁生产建设咨询作出重要贡献。 | <br>邵象华,冶金学家、冶金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设计并主持建设了我国第一座新型平炉。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鞍钢恢复生产和建立技术管理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开发了超低碳不锈钢、含稀土和铌的钢种及新型合金的生产工艺,创立了从废钢渣和铁水中提取铌的独特工艺,开发了用氧气转炉冶炼中碳铁合金、转炉炼钢底吹煤氧等项重大工艺,并开展了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钢铁科技进步和钢铁生产建设咨询作出重要贡献。 | ||
第53行: | 第50行: | ||
<br>简历 | <br>简历 | ||
<br> 1913年2月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 <br> 1913年2月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 ||
<br> 1932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 | <br> 1932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 | ||
<br> 1932~1934年 交通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 |||
<br> 1934~1937年 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先后获一级荣誉冶金学士及冶金硕士学位。 | <br> 1934~1937年 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先后获一级荣誉冶金学士及冶金硕士学位。 | ||
<br> 1937~1938年 参加筹建中的资源委员会中央钢铁厂工作。 | <br> 1937~1938年 参加筹建中的资源委员会中央钢铁厂工作。 | ||
第97行: | 第95行: | ||
<br>30 邵象华等.中国氧气炼钢的发展.国际氧气转炉炼钢会议论文集(英文),奥地利林茨:1987,5:94~114. | <br>30 邵象华等.中国氧气炼钢的发展.国际氧气转炉炼钢会议论文集(英文),奥地利林茨:1987,5:94~114. | ||
<br>31 刘浏,邵象华,补明哲等.煤氧复合吹炼工艺的实验开发.钢铁,1989(3):14~20. | <br>31 刘浏,邵象华,补明哲等.煤氧复合吹炼工艺的实验开发.钢铁,1989(3):14~20. | ||
<br>32 邵象华.日本铁钢协会汤川纪念讲演“Striving for more and Better steel―Behind Closed Door and in the Open”(英文)ISIJ | <br>32 邵象华.日本铁钢协会汤川纪念讲演“Striving for more and Better steel―Behind Closed Door and in the Open”(英文)ISIJ Internatinal, 32(1992), 12:1368~1380. | ||
<br> | <br> | ||
<br>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 冶金卷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5.11. 第296-312页. | <br>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 冶金卷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5.11. 第296-3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