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升:修订间差异

添加135字节 、​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胡汉升(1911-1994)<br>
胡汉升(1911-1994)<br>
胡汉升,1911年生,安徽芜湖人,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1947年在美国公共卫生训练中心和哈佛大学进修环境卫生和卫生工程,1949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1952年在北京医学院任教授至今。
胡汉升,1911年生,安徽芜湖人,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1947年在美国公共卫生训练中心和哈佛大学进修环境卫生和卫生工程,1949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后任中央卫生实验院环境卫生研究室主任,参加过部队血防和反细菌战工作,1953年调至北京医学院创建环境卫生教研室,任教授至今。
<br>胡汉升为创建和主持环境卫生教研室,为编写教材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付出了辛勤劳动。他的学生已遍及祖国各地,不少人已是教授、研究员和各部门的骨干。他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农村卫生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他主持研究的“农村住宅卫生标准的研究”和“北京郊区新村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学评价”曾分别获得部级科技一等奖和三等奖。70年代初他主持和总结的“北京市石景山地区工业废水对水源污染和工业废气对大气污染的卫生学调查”,为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打下了基础。1956年他参加了国家12年科学远景规划环境卫生学科的编制工作。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中“环境医学”分卷,参加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工程学”以及“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等著作。主译了“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订环境和职业卫生标准的方法学”等专著。此外,他还多次参加“室内空气质量与气候”、“城市环境污染”等国际学术会议,撰写过不少有关环境与健康的论文。他热心学会工作,为创建中华医学会环境卫生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和卫生工程学会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曾担任过这些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和名誉顾问等,“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环境与健康”、“大众健康”等刊物的编委和顾问。1986年北京市科协曾授予他“在创建和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所属团体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书。
<br>胡汉升为创建和主持环境卫生教研室,为编写教材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付出了辛勤劳动。他的学生已遍及祖国各地,不少人已是教授、研究员和各部门的骨干。他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农村卫生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他主持研究的“农村住宅卫生标准的研究”和“北京郊区新村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学评价”曾分别获得部级科技一等奖和三等奖。70年代初他主持和总结的“北京市石景山地区工业废水对水源污染和工业废气对大气污染的卫生学调查”,为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打下了基础。1956年他参加了国家12年科学远景规划环境卫生学科的编制工作。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中“环境医学”分卷,参加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工程学”以及“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等著作。主译了“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订环境和职业卫生标准的方法学”等专著。此外,他还多次参加“室内空气质量与气候”、“城市环境污染”等国际学术会议,撰写过不少有关环境与健康的论文。他热心学会工作,为创建中华医学会环境卫生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和卫生工程学会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曾担任过这些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和名誉顾问等,“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环境与健康”、“大众健康”等刊物的编委和顾问。1986年北京市科协曾授予他“在创建和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所属团体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书。
56,676

个编辑